正文 高職會計 “任務驅動、崗證一體、工學交替”模式研究(1 / 2)

高職會計 “任務驅動、崗證一體、工學交替”模式研究

人力資源管理

作者:章丹

摘要:本文以“全麵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結合遼寧某高職院校的實際,以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為重點,探索“任務驅動、崗證一體、工學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將係統化的能力培養方案融入到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之中,實現了教、學、做一體化;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獲得了“從業資格”、掌握了“立業技能”、具備了“成業素質”,培養了“就業創業” 能力,實現教學過程與就業崗位的“零對接”。

關鍵詞:任務驅動;崗證一體;工學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2-0257-01

一、“任務驅動、崗證課一體、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內涵

麵向市場、麵向行業、麵向企業辦學,是高職會計專業推進高職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我們要深入行業、企業進行調研,跟蹤行業、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構建“任務驅動、崗證一體、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從企業會計業務場景提煉工作任務,將各環節工作任務轉化成教學領域,按照不同的教學領域設置會計專業課程體係。以崗位技能訓練和行業證書培訓為重點,以模擬實訓為載體,把產學結合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

二、“任務驅動、崗證一體、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舉措

(一)構建“崗課證融合,技能遞進”的課程體係

會計專業在進行充分調研分析的基礎上,將就業崗位定位於各種類型的中小企業,包括工業、商業、餐飲娛樂、物流交通等服務業及社會中介機構推出的出納、會計核算、會計管理、財務管理和會計監督等崗位,並對這些會計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提煉、歸納分析,在此基礎上明確工作崗位行動領域的職業技能,構建職業基礎課、職業能力支撐課和素質拓展課等基於會計職業崗位任務的課程體係。同時,將“雙證書”教育納入教學計劃,並與會計職業資格證書及技術證書相接軌,使教學內容與會計資格證書、技能證書的內容相互溝通與銜接,構建“崗課證融合,技能遞進”的課程體係。

(二)推行“雙線培養、雙向循環”的教學模式

“雙線培養”,是指在教學計劃安排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雙線並行,以實踐教學要求安排理論教學內容,再以理論教學的內容強化實踐訓練。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補充,以此實現學校教育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

“雙向循環”,是指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打破“先理論再實踐” 型的傳統教學模式,根據不同的課程特點選擇“先實踐後理論再實踐”或者“先理論後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雙向循環教學模式。前一循環模式:首先進行感知認識(到實訓基地參觀實習),其次進行理論教學,最後進行專業模擬實訓和到實訓基地頂崗實習。後一循環模式則在理論認知的前提下,經過實訓過程,再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最後進行專業模擬實訓和到實訓基地頂崗實習。

(三)推動實踐教學改革,校內實訓綜合化、數字化

根據區域經濟的特征,將區域內代表性行業如工業、商品流通業、餐飲娛樂業、物流業、交通運輸業、施工企業等典型會計工作崗位內容置於校內實習實訓當中,將各會計工作崗位中的各項典型工作任務融入到實訓當中,使學生全麵了解不同類型企業特定工作崗位的任務與要求,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