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的猛虎軍士麵麵相覷起來,顧不得嬴政在場,他們便粗聲粗氣地叫道:“你們是不是昨夜將力氣都浪費到自家婆娘身上了?怎麼軟綿綿的!賊鳥人!”一邊鼓舞呐喊著,一邊有人替代圈中猛虎軍士,繼續進攻,可是,進入戰圈的人很快也發現渾身武力無法發揮出來,像是一身蠻力俱數落到棉花堆一般。
蒙武的臉也越來越黑,眼中的羞愧之意越來越濃。他本身便是猛虎軍之中一員,一榮俱榮,一毀倶毀。現在猛虎軍久站不下,讓蒙武的一張老臉往哪擱。如果不是嬴政站在身後,他真想親自上陣。
而嬴政卻似乎不在意這些,而是指著那對清秀少年道:“那劍眉星目少年手中所拿的可是工布劍?”
蒙武正氣惱手下軍士丟了自己的臉,自動忽略了此刻手中的長劍,此時,被嬴政突然一問,他趕緊仔細一瞧,臉龐上爬上一道驚容,道:“好霸道的劍!好霸道的招式!”
嬴政無語,蒙武雖說的不明不白,可嬴政卻知道他說的是那個手拿奇異兵器的少年,而非自己問道的那位。半息,蒙武移目,麵上驚訝更濃,他訝聲道:“世間還有如此飄逸的身法?如此飄逸的劍術?”
嬴政再也忍不住重重咳嗽一聲,提醒蒙武注意自己所問的問題。
蒙武回身不好意思道:“陛下恕罪,下臣忽然看到如此俊秀的後輩,一攻一防,一霸道,一柔弱,卻配合的天衣無縫!實在驚訝,是已失神!”嬴政微微一哼,算是揭過。
蒙武這下不敢耽擱,說道:“的確是聞名天下的工布劍。當初,楚王下令歐冶子為其鑄造天子佩劍,歐冶子當時正與幹將探究造劍之術,於是,兩人便相約以天子佩劍為賭約,看誰鑄造的劍能夠被楚王選中。歐冶子與幹將鑄劍三柄,一曰龍淵,一曰泰阿,一曰工布。楚王一眼便相中了工布,選為天子佩劍。恰巧不巧,工布劍乃是歐冶子與幹將齊心協力所鑄,二人不分勝負。三柄長劍均被楚王所收藏,後來楚王兵敗,三柄長劍下落不明。想不到今日卻落在了一名刺客手中,真是,,,,,,”蒙武嘴角隻咬,頗有一種“卿本佳人,奈何為賊”的感覺,可惜,工布劍無法開口說話。
王綰自剛才亂起,便不言不語地站在嬴政身側,此時聽到蒙武將那柄九尺長劍的來曆,才出聲道:“原來這是那柄天子之劍啊!”不得不說,工布劍一出,任誰也無法掩飾心中情緒。
天子之劍最早的說法源自於商天子,一曰含光,二曰承影,三曰宵練。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有,其所觸也,泯然無際,經物而物不覺。正因為這天子三劍本身具有神話色彩,而且,見過的人不多,雖後來世間所傳這三柄劍被衛國藏劍名家孔周收藏,但孔周蹤跡不詳,於是,這三柄劍便僅僅是傳奇故事,當不得真。直到楚王鑄造天子佩劍,被天下之人所熟知,而工布劍作為幸運兒,數百年來,被列國諸侯爭相奪取,工布劍被視為正統天子的象征。
蒙武與王綰相視一眼,王綰突然激動地說道:“陛下,天佑秦國!今日工布劍重現世間,而且出現在我秦國,表明天佑我秦國啊!”蒙武沒說話,但是那閃爍著精光的雙眼卻出賣了他的內心。
嬴政卻不可置否地淡淡一笑:“失之我幸,得之我命!如果憑借一把劍便表明天子之運,那這劍不要也罷!”話一出口,可把蒙武與王綰真得嚇到悶逼,如若不是嬴政是秦王,蒙武真想撬開他的腦袋看看裏麵究竟裝的是什麼。
嬴政不在意,再次指著邋遢刺客手中的長矛說道:“如果孤沒看錯,那是夫差矛,是幾百年前吳國吳王夫差命工匠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長矛,不知道為何今日會落到刺客手中。”
蒙武隻是略微一掃,便讚同道:“陛下眼光極佳,不錯,的確是夫差矛!”那模樣,好似看到一隻流浪的小貓小狗般隨意,滿是敷衍,滿是無視。
夫差若是得知自己的兵器被蒙武這樣無視,恐怕會哭暈在廁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