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因此,他略微沉吟了下,說:“既然杉姐如此信任我,那我就幫杉姐把這部分錢給捐出去,杉姐可能也聽說過,南山頭村村小學十二口教室前段時間下暴雨時給洪水全衝塌了,孩子們到現在都還待在家中沒法上學,就把這部分錢捐給南山頭村重建學校吧。”
南山頭村村小學教室全被洪水衝塌的事,劉津杉也有所耳聞,而且她也聽說,由於教室坍塌,孩子一直待在家中無法上學。
因此,她二話沒說便答應了張曙光,說:“行,就給南山村,你不是去南山頭、西山頭和北山頭三村組織村民采摘山楂,我正好和你一起過去,順便把錢送給南山頭。”
張曙光再次點了點頭,說:“行,杉姐,我收拾完東西就出發。”
收拾完辦東西後,張曙光和劉津杉一起來到鄉黨政辦公室,找到黨政辦主任黃康明,讓黃康明給他們派車。
鄉裏一共就三輛車,一輛是鄉黨委書記的專車,一輛是人大主任齊柏年的專車,還有一輛是鄉裏的公車,剛才一散會,那輛車就被左沛軍打著去縣裏送材料的旗號給要走了。
所以,黃康明給張曙光和劉津杉派了輛摩托車。
從黃康明領到摩托車後,張曙光馱著劉津杉先回住處取了錢,然而便朝南山頭趕去。
二道嶺通往南山頭村的路全都是山路,而且路麵凹凸不平,摩托車始終沒能跑起來,好不容易才來到九龍山山腳下,就在九龍山的山腳下,摩托壞了。
張曙光之前經常鼓搗摩托,所以,這點毛病對他來說不是什麼難事,但由於工具不全,他鼓搗了大半天也沒能把摩托車修好,不無泄氣地望了眼劉津杉,雙手一攤,道:“沒辦法了。”
“翻過這座山就是前嶺村,我們去前嶺村吧?到那兒一定有辦法。”劉津杉指了指著前麵的一座山頭提議道。
回二道嶺是不可能的了,張曙光隻能接受劉津杉的提議,推著摩托車跟在劉津杉身後繼續上路,不一會兒的功夫,他們就轉過前麵的山頭,來到了前嶺村村口。
讓張曙光沒想到的是,他和劉津杉途徑的幾村和即將去的南山頭村,北山頭村和西山頭村都是貧困村,村民住的大都是石頭壘的茅草房,零零星星有幾家磚瓦房,而前嶺村的村民似乎都非常富裕,家家都是磚牆瓦房,甚至還有不少家蓋起了兩層小樓,而且通往村中的道路也比福山村和曆山村要好得多,是一條六米多寬的水泥路。
這讓張曙光頗為費解,情不自禁衝劉津杉道:“這個村似乎很富裕。”
劉津杉道:“當然了,這個村可是我們二道嶺鄉有名的小康村,村裏人能不富嗎?”
“同在山裏,為什麼南山頭、北山頭和西山頭三村都是貧困村,而這個村卻這麼富裕呢?”張曙光大惑不解,一臉迷茫地問劉津杉。
劉津杉告訴張曙光,前嶺村之所以能脫貧致富走上小康,主要是因為前嶺村出了一位大幹部,省財政廳非稅務管理局局長肖中元。
肖家在村中本來隻是小姓,多年來一直受村裏人歧視,自從肖中元進了市政府成了國家幹部後,村裏人對肖家的態度就發生了改觀,尤其在肖中元出任市財政局非稅務管理處處之後,肖家在村裏的地位就變得更加舉足輕重起來。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話一點不假,肖中元發達之後,肖中元的哥哥肖大元沾著唐局長的光跟著發達了起來,被村裏人一致推選為村主任。
村裏人之所以推薦肖大元,就是看中了肖中元的特殊身份。
肖大元幾十年一直沒抬起頭做人,現在一下子變成了村主任,自然感覺良好,積極性也高,上任不久就跑到省裏,通過弟弟的關係弄了十萬元回來,把村裏小學原來的那座破房屋推倒,蓋了一棟兩層的教學樓。學校教學樓蓋好之後,肖大元再次跑到市裏,又搞回來了十五萬元,給村裏修了一條水泥路。
路修好後,肖大元又跑到市裏,為村裏爭取來了一筆扶貧資金,用那批資金作為啟動資金,帶著村民開墾荒山,植樹造林,栽植果木,三年不到就帶領村裏脫離貧困,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和小康村,肖大元也因此被推選為縣人大代表和縣政協委員。
說話間,張曙光和劉津杉已經走進了村子,來到了肖大元的家門口,劉津杉徑直走到肖大元的院門前,衝著院子喊道:“肖主任在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