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泰坦尼克號》中露絲原型她曾經擁有兩個傑克(1 / 1)

《泰坦尼克號》中露絲原型她曾經擁有兩個傑克

曆史人物鉤沉

電影《泰坦尼克號》中的露絲原型叫海倫·丘吉爾·坎迪,她擁有兩個“傑克”,一個永遠沉睡在冰冷的大西洋海水裏,另一個雖然活了下來,卻從此拒絕與她相見。她並不是一個未諳世事的美豔少女,而是一個53歲的中年婦人。海倫離異、有孩子,登船的原因是為了去紐約看望在火車事故中受傷的兒子。她獨立且事業有成,因此能負擔起泰坦尼克號高昂的一等艙船票。

在航程中,有6位社會精英自詡為她的保護者,騎士般忠誠地追求她。他們是58歲的美國建築師愛德華·肯特、45歲的英國藝術品交易商休·伍爾納、美國退休軍官格雷西上校、紐約長島精英克林齊·史密斯、瑞典軍官斯蒂文森和愛爾蘭土木工程師考林。

1858年10月5日,海倫出生於紐約,她的祖先曾是五月花號上的移民,她的姓氏“亨格福德”在新大陸受人尊敬,她的家庭富裕而有名望。因此,當漂亮的海倫在二十多歲嫁給商人愛德華·坎迪時,她收獲了許多祝福。但愛德華是個放蕩的偽君子,喜好家暴海倫和他們的兩個孩子——伊迪絲與哈羅德,這段婚姻並不幸福。

海倫不愁生計,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一個作家。她成為一個女權主義者,關注婦女權益、關注兒童教育和社區政治。離婚後,海倫隻身居住在俄克拉荷馬州的印第安地區,成為一名記者,為著名的《大西洋月刊》與《論壇》雜誌撰稿,討論印第安人與白人在該地區的種族融合問題。

1904年,海倫與孩子們搬到了華盛頓居住。在那兒,她成了社交場上的名媛。能講多國語言的她穿梭於外國大使、高級軍官和本地名流中。她最親密的朋友之一,是後來為威爾遜總統擔任國務卿的威廉·布萊思。

在20世紀初期,海倫獨辟蹊徑,成為一位專業家裝設計師。她寫了一本名叫《一個女人如何謀生》的書,評價自己所開創的這門新行業。和後世的效仿者不同,她不開店,不公開承攬業務。但那些紐約與華盛頓的名流對她趨之若鶩。在為他們工作時,她更像是個曆史學家或博物館館長,而不是古董販子或家具設計師。1909年,當白宮西翼擴張時,美國的政要們想到的正是她。在此之前,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想要“為第一夫人更衣室換把椅子”時,也是她欣然接受委托。

1912年1月,她動身前往歐洲,為新書做調研。當結束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考察後,她返回巴黎,在那兒接到了伊迪絲拍來的電報,信中說,哈羅德受傷了。海倫訂下了4月10日的泰坦尼克號頭等艙位,趕回美國。在泰坦尼克號上,她和伍爾納與肯特無法避免地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1912年5月,返回美國後,海倫為《科利爾》雜誌撰寫了一篇封麵報道,描述她自己在船上的經曆。這篇文章在美國引起了轟動,它是第一篇由親曆者撰寫的泰坦尼克號深度報道。在文章裏,她寫到了自己在船上的生活和交際的人群。

愛德華·肯特是其中之一,在那篇文章中,海倫沒有點出任何一人的名字,並刻意虛化了年齡。她一直用“她”和“他”來指代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之間擦出的火花,描寫的正是他們之間的故事。與現實相比,海倫筆下的她與他顯然要更浪漫一點。現實中,找到海倫、為她穿上救生衣並將她帶上頂層甲板的是伍爾納,但她又返身尋找肯特。文中的“他”,顯然是綜合了這兩人的特點。

邢大軍據《中老年時報》馬李靈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