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誰?”書房之外有幾個人笑著進來道。
中年儒士看到這幾個人之後,立刻迎了上去笑道,“我正想去找幾位。今天有個少年拿來了一份薦書,說要加入稷下之學。我正有些拿不定主意。”
“哦?我似乎聽說了。莫非你說的是,和列禦寇在後殿大戰的那個少年?”其中一個人皺眉道。
“正是此人。”中年儒士淡淡地道。
“既然能和列禦寇一爭高下,要是論實力,這人倒是有資格加入學宮。”一個武者打扮的人想了想道。
另一個人點頭,“不錯。可惜了,現在並不是學宮招收學士的時節。他來的太早了一些,除非到明年春季才有機會。”
“這有什麼?我稷下學宮又不是什麼諸子流派,講究那麼多的規矩。曆來學宮招收學士都隻講究一點,那就是唯賢才耳!隻要是有實力有能力就行。”武者大聲道。
“我看不妥,這個人來曆神秘。也不知道是出自哪家哪派的。對此人的背景我們更是一無所知。就這樣貿然收下,恐怕不妥吧?”另一個文士皺眉道。
“來曆倒是沒有什麼大問題。”中年儒士擺手道,“非但沒有問題,而且來頭頗大。我這裏有份薦書,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他略微一抖手,手中的帛書便迎風展開懸浮在空中。
其餘幾人看了之後似乎都感到有些吃驚,麵麵相覷道,“東林皇族的薦書?”
中年儒士淡淡地道,“東皇手書,即便是在這字裏行間,我依然能夠感覺道皇族的氣勢。”
“我們和東林皇族似乎素無交集,為什麼他會莫名其妙地引薦一個人來呢?”那個武者皺眉道。
中年儒士微微一笑道,“不過,我倒是從這份薦書之中知道了一些事情。”
“哦?荀子知道些什麼?”另一個文士也有些好奇地道。
“這份薦書雖然是東皇親筆手書,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在這份帛書的左下方有一個很不明顯的暗記。”中年儒士指著帛書的一角道。
“這?似乎還有魂力湧動,看來真是一個類似靈魂印記的暗記。”那個文士皺眉道。
中年儒士點點頭道,“僅憑這個暗記就可以知道,這個留下標記的人身份特殊。如果是東皇的話,他根本用不著遮遮掩掩的。”
“但是,這分明就是東林皇族的氣息。”武者搖頭道。
“這正是我想說的。同樣一份薦書,卻會出現兩個人的痕跡。諸位難道沒有看出來麼?留下暗記的人,甚至能夠和東皇保持著如此近的距離。而各位在仔細想想,有哪一個人會符合這幾個條件?”中年儒士微微一笑道,“這樣一想,很多事情就昭然若揭了。”
“符合這些條件的人,隻有一個,祭酒大人的意思是?”那個武者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道,“莫非是他?赤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