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作者:趙吉平

便秘的分類

中醫認為,便秘主要由燥熱內結、氣機鬱滯、津液不足和脾腎虛寒所引起。

中醫將便秘分為熱秘、氣秘、虛秘、冷秘4個證型。

1.熱秘

便質:大便幹結(幹澀),可呈球狀。

其他症狀:小便短赤、口幹口臭、麵紅身熱,少津液。

舌脈:舌紅苔黃燥、脈象滑數。

2.氣秘

便質:大便秘結。

其他症狀:噯氣頻作,腹中脹痛,納食減少。

舌脈:舌苔薄膩,脈弦。

導致氣秘的重要原因是經常坐著不動,不運動,腸腑的氣機運轉受到阻滯。

3.虛秘:包括氣虛和血虛導致的兩種情況

(1)氣虛

便質:大便不幹結。

其他症狀:臨廁乏力,掙則汗出短氣,便後疲乏,麵色白,神疲氣怯。

舌脈:舌苔薄膩,脈弦。

(2)血虛

便質:大便秘結。

其他症狀:麵色蒼白,頭暈心悸,唇舌色淡。

舌脈:脈細。

一般動過手術或病後初愈的病人,由於血液不足,易患血虛型虛秘。

4.冷秘

便質:大便艱澀,排除困難。

其他症狀:喜熱怕冷,腹冷痛,小便清長。

舌脈:舌淡苔白,脈沉遲。

便秘的用藥

一般來說,很多人一遇到便秘的問題就吃三黃片、牛黃解毒片,其實這樣對身體很不好。比如虛性的便秘,本來津液就不足,本來就血虛、腸道不潤,還吃以瀉為主的藥,讓他排水,導致腸道更加幹澀,反而會加重病情。

下麵,我給大家舉一些用藥的例子,以供大家參考。

1.腸胃積熱

用藥:

黃連解毒片、三黃片(習慣性便秘不宜用)、複方蘆薈膠囊(蘆薈能引起盆腔內器官充血,故孕婦及月經期忌服)。

這類適用於短期的便秘,服藥後如果還有口幹、口渴、口臭、腹部脹滿的症狀,可以再吃幾天。一旦大便通暢了,要立即停止。

2.氣機鬱滯

用藥:

沉香化滯丸、四磨湯、逍遙丸,這幾味藥的作用在於理氣。

3.陰寒積滯、陽虛便秘(即冷秘)

用藥:

蓯蓉通便口服液、附子理中丸

4.氣虛、血虛、陰虛

氣虛用藥:黃芪口服液、補中益氣丸

血虛用藥:複方阿膠漿、麻仁滋脾丸

陰虛用藥:左歸丸

5.習慣性便秘和老年人

用藥:

麻子仁丸(麻仁軟膠囊),每晚臨睡前服9克,或者通便靈。

小貼士

指揉法治便秘

老年人便秘、腎陰虛的便秘以及習慣性的便秘,都屬於陰液不足,經常按摩以下兩個穴位,改善便秘很有效果:

1.太溪穴

取穴時,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的姿勢,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經常按摩這個穴位,補腎的作用很好。

2.照海穴

照海穴位於人體的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通陰蹺脈,具有滋腎清熱、通調三焦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