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優化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環境的措施
(一)強化管理者內部控製意識。
要提高管理者的內部控製意識,主要從兩方麵著手:一方麵,企業管理者要通過各式各樣的學習提高自己關於內部控製的知識水平,隻有這樣,才會認識到內部控製的重要性。另一方麵,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強對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的政策指導,以財政、稅收等政策引導中小企業管理者強化內部控製意識,不讓內部控製成為擺設。
(二)完善組織結構。
內部控製環境是一種氛圍,它可以塑造企業文化,影響員工的控製意識,影響企業內部各成員實施控製的自覺性,並且它還決定著其他控製要素能否發揮作用,是內部控製其他要素發揮作用的基礎,完善內部控製環境意義重大。
1.吸取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的素質。管理者的素質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管理者的素質不同,對企業發展產生的影響完全不同。管理者的素質包括:管理者的經營理念、管理哲學及經營者經營管理的風格、方式、方法等,它影響企業內部控製的有效執行,同時直接對下級員工的道德水平和思維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管理者必須保持先進性,時刻注意創新。
2.建立合理的組織結構。中小企業應當完善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使內部機構間職責明確,相互牽製,企業組織結構時實行內部控製的製度環境,是促使內部控製有效運行、保證內部控製功能發揮的前提和基礎。組織結構的建設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成就及控製效果。中小企業應在其規模、業務範圍、財務能力等限製內,建立合理的組織結構。合理的組織機構應注意人員的合理分工和權責的合理劃分,明確企業內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在決策、執行、監督等方麵的職責權限,形成科學有效的分工和製衡機製,使四者之間的相互監督真正落到實處,為內部控製製度的建立與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盡量使中小企業各主要管理人員的權利與員工的職責相互平衡,避免高度集權,使中小企業職能部門的作用發揮不出來,導致決策缺乏民主性和科學性。
(三)強化中小企業的內部監督。
內部審計既是企業內部控製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監督內部控製其他環節的主要手段。企業可以根據公司治理結構的需要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和作用,使其參與內部控製製度的製定,並對企業內部的經濟活動、管理過程是否遵循既定程序和目標,是否存在執行中的薄弱環節,是否合理、合規、有效等進行評價。
(四)完善信息交流與溝通機製。
企業內部信息的交流與溝通方式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組織結構的設置,組織結構的設置規定了各個職能部門的權限和職責。中小企業的組織結構設置,在縱向信息傳遞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管理層應重視各部門之間的橫向信息溝通。一方麵,作為最高決策者的總經理要為各個部門管理者創造條件,例如開展各種類型的活動,加深各職能部門管理人員及員工之間的感情,還可以實行部門經理每周例會製度。另一方麵,作為掌握各個部門信息的內部控製小組應發揮信息傳遞的中介作用,協調各部門之間的業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