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園實施綠色環保教育的舉措和方法
幼教天地
作者:高翠萍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地球環境、氣候正在日益變化著。鄧小平曾說:“教育應從娃娃抓起。”孩子是朝氣蓬勃的未來和希望,我們呼籲綠色教育。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環保行為,為實施素質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蒙台梭利說:“在教育上,環境所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因為孩子從環境和生活中吸取東西,並將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因此幼兒教師應充分利用身邊各種資源,不失時機地對幼兒進行綠色環保教育。
一、走進生活,感受自然的美
在幼兒的世界裏,自然界是充滿疑問、美麗的。我們組織幼兒走出課堂,走進公園,實施教學活動,讓幼兒感受自然特殊的美,在溫暖陽光和綠色的環境中習得知識和能力。在幼兒園布置植物角,組織幼兒種植各種蔬菜,如菠菜、青菜、香菜等,孩子們既看到了植物的生長過程,又豐富了閱曆;在幼兒園東北角我們有魚池,每天孩子們都可以和魚打招呼,可以利用一些剩飯喂一喂小魚,走廊的窗台上擺放一盆盆幼兒種的豆子和蔬菜,絲瓜藤順著細繩不斷往天花板上爬,別有一番風味;牆上有老師們用麻繩、稻草、塑料飯盒、螃蟹殼、報紙等製作成的工藝品、壁掛等,富有創意、童趣;另外我們盡量利用每一處生長空間,每班都有自己的種植區,張貼各種綠色環保教育標誌,讓孩子們感受責任,感受植物生長的變化,感受處處洋溢著春天般的勃勃生機,從而感悟到生活的美好和憧憬,萌發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綠色環保教育滲透在一日活動中
一日生活中每一個細節都是我們教育的“切入點”,是培養幼兒良好環保行為習慣的有效途徑。教師平時要密切注意幼兒的言行舉止,如幼兒亂摘花、亂丟垃圾、隨地吐痰或洗手後浪費水等現象,教師要及時教育,幫助幼兒克服自身的不良習慣,使他們懂得環保教育不僅是行為,更是一種態度:綠色環保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設計係列環保活動,如家園製作《環保小衛士》的手抄報比賽,進行園內的環保宣傳;語言類活動《黃果樹瀑布瘦身以後》,讓孩子平時就養成節約用水、循環使用水的習慣,從而做到不浪費水。音樂類活動《俄國小童謠小鱷魚》,小朋友使用平時的廢鍋子、鏟子、勺子、鍋蓋等生活用品,配合節奏演變成一打擊樂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變廢為寶”的魅力。
三、圍繞“環保”,開展教育活動
“植樹節”、“愛鳥周”、“地球日”、“世界環境日”都是教育日。我們帶孩子們走進公園進行撿垃圾活動;走進小區,為小樹掛牌;參觀汙水處理廠,了解我們生活中的汙水對人類的危害。另外,我們還開展了“大家來拚車”活動,讓那些住得靠近,開車的家長,相互拚車接送孩子;“走一走更健康”,讓路途近的家長和孩子們每天走路上學、放學,這也和綱要要求的“保證幼兒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目標一致,既讓幼兒充分鍛煉,又節能環保。我們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不隻是課堂教育,而是真正融入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