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與當年韋伯與布萊德·米勒的搶首發事件具備一定的相似性。彼時的國王處在全盛時期的末段,韋伯在2003年季後賽中膝蓋受了重傷。為了在當年內線強手如林的西部保持競爭力,國王以7年6800萬的合約從步行者將布萊德·米勒購入。隨後賽季中,米勒與國王的化學反應迅速建立,他以驚人的速度領悟了迪瓦茨的內線策應技術,並與之搭檔成為可能是NBA曆史上球商最高的雙塔組合,也為自己爭取到了生涯第二次全明星之旅。賽季末段,韋伯在因膝傷與禁賽缺陣58場之後複出,薩克拉門托球迷為之瘋狂,這也讓國王韋伯迷失自我,醉心於“王者歸來”戲碼。韋伯用滯重的步伐找尋著統治力,而米勒被趕到替補之後,薩城羽化登仙的飄逸氣質隨風而去。韋伯以自己特權球員的特權地位強行奪回首發,毀滅性地摧毀了隊內氣氛。米勒承認自己“滿腹牢騷”,而向來不擅長媒體公關的韋伯則欲蓋彌彰地說:“我不認為我們之間的關係有傳言的那麼僵。”當季季後賽,曾經的首輪男加內特在國王身上打破了宿命,徹底將國王打入衰敗期。

作為全明星球員以及球隊老大,韋伯強奪先發並不違反更衣室規則。但如若他能夠以更妥善的方式處理作為明星的自我的話,或許國王能夠在西部權力巔峰上呆得更久。

寧有種乎

2013年中國完成首次登月時,某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在節目中說:“嗬嗬,我們五十年前就登過了,順便說句,再借給我們點錢吧。”中國在美國人的心中處於一個奇怪的地位,美國人對於不同政治體製以及意識形態下的中國保持著骨子裏的排斥,但麵對財大氣粗的中國人以及中國市場,美國人又出乎意料地表現得能屈能伸。

太空易以2007年第6順位駕臨美利堅大地,遭遇易團隊各種威逼利誘的雄鹿不計恩仇,果斷將此前的先發4號位維蘭紐瓦放到板凳上,為易建聯騰出首發。易建聯體內的國家榮譽感也在此時沸騰,“為13億人打球”成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經典範例。然而阿聯時運不濟,遭遇新秀牆的同時又被傷病纏身。維蘭紐瓦適時收回首發位置,並在賽季後端把持著雄鹿先發大前鋒的位置。“我對阿聯沒有敵意,但我似乎沒有得到公平競爭的機會,這讓人苦惱。當我重回首發時,我用表現證明了自己。”維蘭紐瓦認為與易建聯爭奪首發的過程中,“非籃球因素”在其中影響較大。

2007-2008賽季結束後,雄鹿管理層與教練組發生大變動,易建聯被雄鹿送到籃網。當時還在新澤西的籃網隊,麵對陡然增加的關注度顯得頗為不適應。球隊老板與總裁甚至都跑到機場迎接太空易到來。當時隊中頭牌哈裏斯一麵享受著“一夜成名”的喜悅,一麵又滿腹疑團:“突然間許多中國記者開始采訪我,然後這些記者會在第二個問題準時將話題轉向易建聯。”易建聯轉投籃網之後繼續擔任首發大前鋒,這在當時羸弱的籃網並不令人意外。此前弗蘭克暗示自己的“首發名單”受到了易建聯經紀人費根以及籃網高層的控製,對於一個老派教練來說,這樣的遭遇無益於侮辱。但易建聯一度打出自己在NBA時期的最佳進攻表現,弗蘭克無從發難。隨後傷病再次中斷了阿聯成為合格首發的希望,弗蘭克做出了情理之中的決定,派遣另一名投射型前鋒萊安·安德森出任首發。在競爭首發的過程中,阿聯的隊內地位反倒不斷下降,最終被俄羅斯大亨普羅霍洛夫清洗。在此之後,易建聯的NBA生涯急轉直下——直到他在廣東宏遠隊重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