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2 / 2)

本來已為這裏已經不小,再往裏走,裏麵更是陡然變大,如同一個可容納千百人的大廳一般,原來洞內竟是呈瓶狀,外麵不過細細的瓶頸,後麵才是粗大的瓶身。

隻是洞內處處,皆是死人骨骸,盤坐,站著,躺著,各有不一,也有化為一捧骨灰的,侯玉書團團作揖,將告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小可打擾諸位了,非是性命攸關,萬萬不敢打擾諸位前輩,恕罪恕罪!”

當然無人理會他,若是此間哪位前輩突然開口說話,估計要嚇瘋掉一位的。

每至一位骨骸前,他都恭恭敬敬行禮打揖,禮數端的是十分到位,這股謙恭勁兒,從小到大,可是從未有過的景象。

..........

細細看來,卻對這個叫六如道宗的宗門來龍去脈,曆史掌故知曉了不少,六如道宗的各位先賢在這坐化升天的地方留有遺墨者的不少,此種心態,其實不難理解,人活一世,任何一個曾在人世間無比風光的人,心理上都會抵觸死後的湮滅無痕,極力地想要在世上留下他曾經的事跡和風光的證據,即便使無人得以欣賞。

有的大徹大悟,遺言中充滿豁達開闊氣象,有的一生諸事不遂,死前猶怨氣衝天,罵天怨地,有的壯誌未酬,感歎上蒼招喚過急,何不給其再續五百年,宗門必在他手揚光大,名耀千古,林林總總,各種都不乏其人。

自然免不了對本門功法和道法的總結歸納拾遺補缺,或是對生平得意之技的簡述概論,或有下一代對上一代的指責,嫌上任過於墨守成規,誤人子弟,上任對下一任的不看好,什麼心性跳脫,全無穩重,但有一個人,幾乎是這些遺墨中甚少指責,其人一言一行被共同奉為圭臬的,言及此人時,都筆下格外謙虛謹慎。

那便是六如道宗第三十二代掌門,號稱丹器雙絕的絕世天才,烏東傲!

根據這些支離破碎的遺言,他得知那烏東傲成名甚早,但殞落的也很快,便似一顆流星畫過天際,雖然短暫,但是已在六如道宗,甚至無量星海立下了赫赫威名。

他年紀青青就執掌一派,但在無量星海與域外修士的大戰之後失了蹤,事後也未現他的屍骨,從此杳無間訊。

之後他的師弟接掌宗門,卻比他更加短命,執掌不到一個月後,突患奇病,坐化宗門禁地,一年之內,兩任掌門連續出現意外,也使得六如道宗一厥不振,在無量星海聲名大跌,直至十幾代後,頹勢才漸漸有所挽回。

所謂其興也勃焉,其敗也忽焉,今日猶黃金珠玉,不意一朝黃土汙泥,軒轅千鈞這老小子,不,應該是軒轅師兄的話大大有道理!

嗟歎之際,忽然聞到一股惡臭,如同臭蛋一般難聞,他鼻子一頓猛抽,卻現臭味自自己身上。

這時才覺得身上粘乎乎的十分難受,這一個月來風塵仆仆,無片刻耽停,沒想到竟然身上味道竟然大至如斯驚人地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