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教材精讀法”的課堂建構在中學化學中的應用
基礎理論與實踐應用
作者:折左成
摘要:“教材精讀法”是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方法,“教材精讀法”需要與之對應的課堂,其課堂構建包括多方麵的內容,主要有精讀及要求、自我複述、小組宣講、教師總結、加深和擴展等各個方麵的內容,教師在高中化學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語言、思維、實驗、反饋重構四個方麵的維度進行構建。本文以研究的內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提高學生化學學習效率的同時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促進學生全麵思維的嚴懲。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材精讀法;課堂建構;維度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11-0322-01
現代教育理念要求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本,要求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這一要求與我國一言式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的現象相悖。羅傑斯作為人本主義理論大師,在教育教學方麵認為,每個人都有內在的學習動力,也就是說在不受到外界環境的壓抑之下,人的學習動機會伴隨著每個人的一身。其人本主義的觀點認為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應該處於平等的地址,教師在教育教學課堂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對於學生心理的發展和情感的發展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如何利用高中化學教材,大力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就需要從課堂構建方麵入手。
一、高中化學“教材精讀法”的課堂建構
高中化學課堂中所講的“教材精讀法”具有自身的獨特含義,並不像語文閱讀一樣,其主要是根據某一化學知識點,通過精度教材的相關內容,以重點知識為核心內容,利用發散性思維掌握更多相關的化學知識。
1.教材精讀的要求。精讀顧名思義就是對教材進行詳細的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相關的筆記,對重點知識進行重點掌握。化學學習的特點要求學生在進行精讀的過程中能夠抓住重點,讀懂修飾中心詞的定語,定語對中心詞起到界定的作用,比如對化學概念、規律的條件、範圍進行界定,指出該知識點是在什麼情況下什麼範圍中存在。高中化學是一個知識體係較為嚴謹的學科,因此學生在精讀的過程中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識體係。
2.小組精讀形式的建立。現代教育教學理念要求教育教學活動要進行互動式教學,其互動包括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同時也包括學生之間的互動,尤其是後者,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高中化學“教材精讀法”中要建立精讀小組,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小組成員的互動,促進化學知識掌握的全麵性。
3.進行及時的總結。通過學生個人和小組精讀課堂的構建之後,要及時對精讀效果進行總結。學生在分組學習之後,在小組總結的基礎上,每個小組之間需要相互進行對比總結,這樣對於精讀的全麵性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教師應該根據整個學生精讀的狀況以及精讀的效果進行全麵的總結,以便能夠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