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 就是活動。“生命在於運動”。常參加活動和體育鍛煉是保持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第一要素。根據自己的生理特點和愛好選擇一種適合於自己的最佳活動方式。
7.日常生活保健的“最佳點”
最佳時間。洗澡時間:以晚上臨睡前洗一次溫水浴為最佳,能促使全身肌肉、關節鬆弛,血液循環加速,有利於消除疲勞,助你進入甜美的夢鄉。
美容時間:皮膚的新陳代謝在晚上12點至淩晨6點最為旺盛,因此睡前使用護膚保養品效果最佳,能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和保護皮膚。
散步減肥時間:飯後45分鍾,以每小時4.8公裏的速度散步20分鍾,熱量消耗最快,最有利於減肥。
睡眠時間:午睡從午後1點開始最好,這時人體感覺自然下降,很容易入睡,晚上以10點左右上床為佳,因為從夜裏10點至淩晨2點為睡眠的“黃金時間”,此時,人的體溫、呼吸、脈搏及全身狀態都處於最低潮,人在上床後一個半小時即進入深睡狀態,對人體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刷牙時間:每次進食後3分鍾內刷牙最佳,有保護牙齒作用。因為飯後3分鍾口腔內的細菌開始分解食物殘渣中的酸性物質,溶解牙釉質,可導致齲齒或牙釉質過敏症的發生。
開窗通氣時間:每天上午9—11點,下午2—4點開窗透氣效果最好。此時氣溫升高,逆流層現象也已消失,大氣底層的有害氣體逐漸散去。
最佳溫度。
洗腳水溫:洗澡水的最佳溫度是35℃—38℃之間,因為這個溫度與正常體溫近似,感覺十分舒服。
洗澡水溫:睡前洗腳水的最理想溫度是40℃—℃50(水要浸沒於雙足的踝部),因為這個水溫最能使足部的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使大腦得以休息,有利於入睡。
泡茶水溫:泡茶時開水的最佳溫度為70℃—80℃,這樣泡出來的茶色、香、味俱佳。 8.中年人的自我保健
擴大愛好和興趣,陶冶情操。一些中年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終日伏案,辛勤工作,因活動少,各種疾病會乘虛而入。因此,八小時之外,應培養起各種興趣和愛好,如下棋、散步、養花、釣魚,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等。體質增強了,工作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
祛除心理壓抑,戒掉不良嗜好 人生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各種困難、坎坷和挫折隨時在考驗著人們,對於中年人來說更不例外。由此產生的壓抑感,最好的辦法是化憂愁為樂觀,力爭在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以求得勝利的歡樂而將痛苦衝淡。俗話說:“心胸豁達則百病除。”此外,中年人應摒除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煙、酗酒等,以免身受其害。
熱情社交、誠摯交友,中年人往往埋頭工作,天長日久,孤獨之感便會產生,煩惱、苦悶等不良心態便會找上來。甚至易患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為此,在工作之餘,人們應主動結交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互相來往,取長補短。這樣,既能調劑精神得到歡樂,又對健康大有裨益。
做感情的主人,做生活的強者。人過“不惑之年”,應學會用理智駕馭情感,遇事“三思而後行”。達到頭腦冷靜,審時度勢,力爭妥善解決問題。“生活從四十歲開始”,讓我們身體力行,深刻理解其中的哲理吧。
9.談談“瘦人”的保健
所謂“瘦人”,是指體質瘦弱者,其體重低於正常體重的20%。正常體重的計算方法是:身高(厘米)減去105後,再乘以2。
瘦人類似於祖國醫學所說的“陰虛”、“血虛”體質之人,其體質特點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精、血、津液的嚴重不足,而精、血、津液的虧損,會影響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因此,必須高度重視體瘦的危害性。即使是對於老年人來說,也並非“千金難買老來瘦”。國外某研究機構對5000多人作了長達30多年的追蹤觀察後發現:不管是胖人,還是瘦人,其死亡率都大大高於不胖不瘦的人。那些體重最輕、身體最瘦的人,其壽命也最短。瘦人的體質特點:時常口燥咽幹,手足心熱,午後麵色潮紅,睡眠少,大便幹、小便黃,不耐春夏,多喜冷飲,脈細數少,舌紅少苔。
瘦人的保健需注意:
1.精神調養。瘦人由於陰虛火旺,故性情急躁,常常心煩易怒,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瘦人多火”。因此,瘦人平素必須加強自我涵養,尤應遵循《黃帝內經》所說的“恬澹虛無”、“精神內守”之養神大法,自覺地養成冷靜、沉著的習慣;在生活和工作中,對非原則性問題,少與人爭,以減少激怒;要少參加互爭勝負的文娛活動。
2.健脾益胃。中醫養生學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人體的生長發育、維持生命的一切營養物質,都要靠脾胃供給。若脾胃虛弱,人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健脾益胃,是體瘦之人必須重視的。若飯後腹脹,大便稀者,說明吸收功能不好,責之於脾。可吃點補氣的藥,如補中益氣丸之類,並注意平時不要吃寒涼或油膩的食物。若不能吃,責之於胃。當注意補胃,可吃些香砂六君子丸之類。若既不能吃,又消化不好,則須脾胃雙補。
3.飲食調理。基本原則是既要營養充足,又要易於消化。之所以要多吃些營養豐富的食物,是因為體瘦本身就是營養不良所造成的。這裏所說的營養豐富是指能夠起到補精、補血、增津液的作用,如芝麻、蜂蜜、乳品、甘蔗、魚、豆腐等。條件許可者可食用燕窩、銀耳、海參、淡菜、龜肉、鱉肉、老雄鴨等。但對於蔥、薑、蒜、韭、薤、椒等辛辣燥烈之品則應少吃,以免火上澆油。
4.環境調攝。瘦人因屬陰虛體質,而陰虛陽氣偏亢,故時常多炎,表現為手足心熱,口咽幹燥,常畏熱喜涼,冬寒易過,夏熱難受。因此,在炎熱的夏季,應注意避暑,有條件的最好到海邊、高山之地旅遊。秋天,氣候幹燥,而“燥邪傷陰”,故瘦人在秋天更要注意養陰。居室環境應安靜,最好住坐北朝南的房子。
5.提高睡眠質量。因為睡眠時,人體基礎代謝率降低,體內合成增加。經常夜不能寐的人,往往是體瘦者。因此,體瘦者要睡好覺。
10.老年高血壓患者如何保健
老年高血壓是老年常見病,並且很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但隨著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條件的改善,做到健康生活方式和日常的保健習慣,高血壓會遠離我們。
〈1〉要控製“發福”。科學研究證明,超重是發生高血壓病的一個危險因素,肥胖者的高血壓患病率是正常人的2—6倍,並且與脂肪的分布有很大關係。
〈二〉堅持適宜的體力活動。有句老話“生命在於運動”,堅持運動可控製和預防高血壓。研究證明,體力活動少的人,發生高血壓的危險為體力活動多的人的1.5倍。老年人不宜進行激烈運動,應選擇簡化太極拳和散步等慢運動為宜,每天堅持步行一萬步,運動量就足夠了。
〈三〉要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定時睡覺起床,切忌過度興奮和悲傷,多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書法繪畫陶冶性情,有益於身體健康。
〈四〉選擇合理的保健品,從預防入手。一般人認為:有病治病,恰恰忽視了沒病防病這個關鍵之處。人體就像一部機器,隨著年齡增長,各部件就會鬆動,運轉到一個階段,就應大修理一次。隨著我國生物工程的開發,人體內所需要的許多物質,都可以從動植物中提煉出來,補充給人體,延長人類的壽命。
11.心腦血管病人的夏季保健
在夏季病情比較平穩,患者便時常對自己的病情放鬆警惕,忽視了日常保健和調理。實際上炎熱季節尤其是三伏天,經常出現持續高溫、無風、潮濕、氣壓低等各種複雜氣候,加之酷熱難熬睡眠不足,常導致精神不振、鬱悶煩躁,這對身體調節和適應能力均較差的心腦血管病人更易發生意外。因此,患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的老年人,在炎熱的夏季,更要時刻注意防範,謹防發生意外:
1.盡力改善悶熱環境,保證充足睡眠,避免情緒鬱悶、煩躁,適當參加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既不消耗過多的體力,又能怡情養性,自得其樂。
2.注意冷暖變化,及時添加衣服。溫差驟然變化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使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心髒工作量突然加大,冠狀動脈突然遇冷則發生痙攣,致使心肌缺血,誘發心肌梗塞造成嚴重後果。
3.食物應以清淡為主,切忌暴飲暴食。攝入過多高脂肪食品,常成為夏季發生心肌梗塞的誘因。在炎熱的夏季,肌體所需熱量很少,胃腸分泌功能減弱,消化功能降低,暴飲暴食必然加重胃腸道和心髒負擔,致使冠狀動脈血液供應減少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此外,還要特別注意食品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4.力戒煙酒。吸煙是冠狀動脈痙攣、心絞痛發作和心肌梗塞的易患因素。夏季人們出汗較多,而飲酒時血液循環加快,出汗量大大增加,此時若補水不足可使體內血容量減少,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導致血栓在心腦血管中形成。
12.糠尿病人的自我保健
由於糖尿病是一種慢性持續性疾病,血糖值高低與患者的衣、食、住、行及精神情緒密切相關。所以,病人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學會日常生活的自我保健方法十分重要。
下麵介紹有關常識:
1.保持樂觀情緒和積極的生活態度。應該懂得,隻要控製好病情,同樣能健康長壽。
2.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定時定量進餐、運動、工作和就寢,因為它們直接影響到用藥劑量和時間。
3.飲食宜淡、多樣,不要過鹹和偏食,忌高甜食。食量按每日所需總熱量計算,不要貪飽,宜少吃多餐。
4.運動宜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不宜空腹運動,不要過度疲乏。
5.要了解和掌握低血糖反應的知識,尤其外出活動時或運動量大時要隨身攜帶食品,及時加餐,預防低血糖反應。
6.應戒煙忌酒,尤其不要空腹飲酒及飲烈性酒。飲用啤酒要適量,並且要減少主食。
7.注意足部衛生,堅持每晚用溫水洗腳。因通常足部感覺遲鈍,所以水溫不要過熱以免燙傷。鞋襪要鬆緊合適,不要穿硬質鞋襪。冬季要注意足部保暖。
8.注意口腔及眼部衛生。早晚洗漱,避免視力疲勞。
9.每日自測4次尿糖,即三餐前及睡前記錄檢測結果,尤其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應該堅持。血糖和尿糖不平衡的患者應常測血糖。如用試紙測尿糖,應注意測定時間的準確及看試紙是否過期、失效。有條件的患者可購袖珍血糖儀,方法簡便迅速,有利於病情控製。
10.定期到醫院檢測肝、腎功能、血脂、糖化血紅蛋白、尿常規、血壓、心電圖及眼底,根據病情可3~6月檢測1次。血糖、尿糖應常測,即使病情穩定者,也至少每月1次進行空腹血糖及餐後2小時血糖檢測。
13.夜班工作者的自我保健
由於社會不斷發展,工作環境和時間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需要做夜班工作。夜班工作者為了保證身體健康和適應工作需要,應當注意自我保健。
1.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夜班工作之前飲食不宜太飽,尤其是重體力勞動之前一定要嚴禁吃過多的食物。人體的胃腸機能有一定的規律,夜班工作者常會出現飲食不準時,所以,飲食過量則易引起腸胃不適症狀。因此,應多吃些具有色、香、味,易消化的食物,輔以新鮮蔬菜、水果。這些果蔬中含有磷、鐵、鋅等微量元素,對腦神經組織細胞的更新、供氧和代謝都極為重要。水果中的有機酸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如果是前夜班工作,晚餐應少吃一些;若是後夜班工作,則早餐應少吃一些。
2.多做運動,保持活力。夜班工作者要注意進行各種輕鬆的運動鍛煉,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夜班工作比白天工作消耗體力大,所以,應盡量爭取時間鍛煉身體,保持充沛的精力。
3.爭取較完美的睡眠時間。從睡眠所要達到的目的來看,安排睡眠在白天或晚上並不重要,人們養成的夜晚睡眠的習慣可以通過自身調節來改變和適應。為了睡好覺首先要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睡前不吸煙,不喝濃茶和咖啡;睡前聽聽輕音樂,以及用熱水洗腳均有助於入睡。
4.保持生活規律。工作單位安排白班與夜班的輪轉時應盡量做到相對穩定。因為人們具有自幼就形成適應日間工作的晝夜節律,一般需要四天才能適應晝夜節律的變化。隻有順應節律,合理安排,才能保證夜班工作者的身體健康。
14.春季養生保健
春回大地,陽氣升發,萬物複蘇,生機勃勃,人體陽氣亦順應春陽之氣向外疏發。根據春季春陽升發,乍暖還涼等特點,要科學、合理地調節人們的精神、衣著、飲食、運動等,以達到養生健身,預防疾病的目的。
在精神上,因春季屬肝木之令,保持精神情誌的舒暢,則能促進肝氣的疏泄,有助於肝氣的升發與春陽升發相統一,從而增強機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
春日漸長,老年人不要孤眠獨坐,自生鬱悶。改善不良情緒的最佳方法是培養陶冶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良好情懷,在陽光明媚的春日,可約上親朋好友外出遊春賞花,踏青問柳,臨溪戲水,散步練功等,有助於振興精神,忘卻煩惱之事。
在起居上,宜“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即適當晚睡,早起,外出散步,以適應春季勃勃生機,吸取大自然的活力,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