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始皇巡遊(下)(1 / 2)

懷清台。

這座極盡奢華的高台巍峨佇立在鹹陽以西,乃是始皇嬴政為懷念貞婦巴清所造。巴清以丹穴“禮抗萬乘,名顯天下”,所謂丹穴,即出朱砂水銀等物,彼時國人好求問長生不老,方士如雲,皆賴此提煉丹藥,或作染料胭脂。而始皇嬴政正是這巴清的最大客戶,巴清嚐為修築長城散盡家財,故在巴清去世後,皇帝為她修築此台以示表彰。

高台上因宮中早派人來清掃,四處並無積雪。雕欄玉砌雖時有護養,但因著十數年的風雨,磚瓦蒙塵,牆上已有了裂紋,支撐露台的圓柱亦剝落了紅漆,露出斑駁的痕跡,地麵縫隙間甚至長出碧綠的苔蘚。

偌大的台上,隻有一人憑欄,靜靜負手而立。

那男子年約四旬上下,峨冠博帶,身材魁梧,濃眉細目,氣度雍容,不怒而威。

忽台下階梯處傳來一陣匆匆的步履聲。

那男子似有所覺,緩緩轉過身來。

來人不敢上台,隻在階梯上單膝跪地,垂首恭敬道:“啟稟陛下,安丘先生已至。”

嬴政微一點頭道:“知道了,你下去罷。”

話雖如此說,來人卻不敢擅自起身離去,果然始皇略微沉吟,又道:“蒙卿,你吩咐把守在懷清台周圍的禁衛撤下罷。”

蒙毅聞言,不禁遲疑道:“陛下,此舉恐不妥。”

始皇自親政以來,乾綱獨斷,從未有人膽敢反駁一字,即便臣工勸諫,也無不隱晦委婉,生怕觸怒這掌握生殺大權的暴君,唯獨蒙毅,始皇對其極為愛寵信任,雖他並無其兄蒙恬那般顯赫的戰功,政績也不突出,卻能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禦前”,皆因“忠信”二字,一心隻為帝王計,故此時蒙毅雖質疑始皇的命令,但嬴政並不以為失禮。隻道:“安丘先生最厭兵戈肅殺之氣,寡人身負天命,誰敢奈我何?蒙卿自去安排罷。”

蒙毅隻得領命去了,他自然不敢真正將護衛撤走,隻吩咐眾將士隱身於暗處,更要加強警惕,以備萬一。而蒙毅本人卻按劍守在階梯口處,靜候安期生的到來。

早聽得斥候回報道安期生已至懷清台下,然一刻鍾過去,階梯處仍未得他身影,蒙毅麵色雖不動,心中卻生出一絲惑然。正在此時,忽覺麵上有一陣輕風拂過,耳邊似有人輕輕歎息一聲,蒙毅微微一怔,立時心生警兆,連忙追上幾步往階梯上看去,卻又並無人影,不覺猶疑,又問其他藏身於階梯附近的將士,皆未發現有何異常,便強自按下疑慮,更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敢有絲毫懈怠。

嬴政兀自眺望那遠處,或是一片皚皚白雪,或是一片鴉鴉黛色,分不清究竟是何景致,大好錦繡山河,此時看來,竟如同東拚西湊而成的破布衣衫一般。心中正有幾分不喜,忽背後有人輕輕歎道:“守衛如此之鬆,陛下還能悠然觀景,竟已自負至此。”

嬴政聞言一驚,他確實自負武功,隻因這天下版圖皆由他一手打造,數十年帝王生涯,遭遇驚濤駭浪無數,然他卻穩如泰山巋然不動,天下人在他眼中不過螻蟻,自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從未有過此等情況,竟需人出聲,方能察覺其行跡。嬴政畢竟是皇帝,一驚之後,卻又釋然,不動聲色道:“安丘先生之能,神鬼莫測,寡人豈敢以凡人之軀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