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聲名鵲起(上)(2 / 2)

楚歌笑道:“我可說不過你。我提一件,你就給我駁一件。”

項莊笑道:“我說的可是實情。”又有些吞吐道:“還有件事,二叔本囑咐我不要向你提起,怕你懸心。”

楚歌奇道:“什麼事我竟不知道?”

項莊道:“前些日子,給二叔找到那偷襲你的人。”

楚歌一愣,問道:“是什麼人?”

項莊道:“我亦是不甚清楚,連姓名也一並不知,隻說那人相貌平庸,手上功夫卻好。那人骨頭極硬,口上隻說是那日混亂,無意中打傷了你,又道敗在我二叔手下,心服口服,竟當即拔劍自刎了。”

楚歌對於害他的人,自然生不出什麼同情,隻是深覺人命微薄至此,他還從未接觸過死亡,心下不免生出一絲惻然,又恐項莊多心,麵上卻還笑道:“不要提這話,沒得掃興,還說你開工坊的事罷。”

項莊見他笑得勉強,便自悔失言,忙笑道:“我倒一直想問,大哥你為何獨想開那紙坊?”

楚歌籌措了下言辭,方道:“如今人們最常用來書寫的是竹簡,書籍也多用竹編簡牘。它製作起來也簡單,且容易保存不易腐壞,隻是我聽說臣子們為上書諫言,動輒使用數斤竹簡,不僅笨重不堪,不易攜帶,且閱讀起來也是極傷眼神。次之便是帛,絲帛輕便,且又托墨,隻是誰家肯用帛來做書卷,豈不是暴殄天物,一般也隻用作書信。再次則是羊皮牛皮一類,隻是硝皮不易,製作麻煩,又容易蛀蝕,量也不大,用來作圖倒很好。”他壓低聲音道:“我知曉當今曾做過焚書這樣的事,目的無非是以之愚黔首,六國一統之後,秦王收天下之兵,鑄就金人十二座,表示天下幹戈已息,然他更清楚有一樣東西,比兵器更可怕,那就是思想。聖人也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承載思想的便是書籍,若能有柔軟輕便如同絲帛,而堅固耐磨如同簡牘的紙在做成書籍,再不僅僅隻是貴族們獨享,百姓們皆能受此恩惠,你說會怎樣?”

項莊怔住,楚歌不等他說話,又笑道:“把你唬住了吧。我想的是,此時已有了麻紙,輕便是有了,隻是不能寫字,若能改進,使其能托墨,依我看來,紙坊日進鬥金隻是小的。”

項莊聽聞,心中不覺激蕩,站起身便道:“我們這就去找三叔說。”

楚歌忙拉住他道:“你先別忙,什麼章程都還沒有,便心急火燎的同項三叔說,我這還隻是個說法,幾百年來,抱著這想法人未嚐沒有,那為何麻紙遲遲不得改進?自然是難上加難的。依我看來,工坊先別急著開,總要等有了結果再作興起來才好,慌張開了,若研究出來,也就罷了,若是不好,豈不是沒意思,倒落得一場空。”

項莊不禁蹙眉道:“那該如何是好?”

楚歌略想了想道:“這還得去問項三叔,不如找些匠人們一齊,所謂集思廣益,說不定有什麼新的法子。再者項三叔見多識廣,想的肯定比我們周全妥當。”楚歌想的是開紙坊既然是項纏提出來的,恐怕他心中多少有了成算,在一起商議,比坐在這裏空想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