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一年(二)(2 / 3)

看見趙軍大營被燒,一眾趙軍將士早就沒了應戰之心,哪裏還能聽得進去將軍的命令,紛紛扔了手中的劍,準備束手就擒。

山口的楊端和見狀對一眾趙軍將士喊道:“諸位,如今你我雙方形勢已經分明,若是不想死,扔下手裏的劍,我秦軍許你周全,但若仍是不知好歹,那就休怪刀劍無眼。”說完楊端和一個手勢擺出來,就見四周秦軍紛紛引弓,箭已上弦。

楊端和這話音剛落,就聽見山穀間一聲聲清脆的響聲不斷傳來,接連不斷,那趙國將軍定睛一看,這幾萬將士足足有一萬多人將自己的兵器扔了出去,趙國將軍胸中頓時火光迸起,勒住韁繩揮起青銅劍就衝過去,大聲喊道:“虎狼之言何以信?!你們這群怕死的孬種!”

說完就見戰馬奔過之處,棄劍的趙國將士紛紛倒下,其餘的趙國將士頓時傻了眼,怔在原地動也不敢動。

楊端和也是沒想到趙國將軍竟會這麼做,可如此一來,待趙軍反應過來,定會引起慌亂,到時恐怕便不好壓製,楊端和當下立斷,手勢一落,就見密密麻麻的箭雨齊刷刷射向山穀···

箭雨一發,就見趙國將士紛紛倒下,那趙國將軍一開始還能抵擋,可是體力畢竟有限,加之秦軍人數眾多,終是抵擋不住,萬劍穿心而死。

見那趙國將軍一死,楊端和便下令讓秦軍收了箭,仔細環視了一下山穀,幾萬趙軍將士,被這箭雨一掃之後,還剩下一萬有餘,楊端和暗自點了點頭,下令說道:“將餘下的這一萬趙軍,先行押回秦軍大營,等待將軍定奪。”

就這樣,兩萬秦軍在桓齮和楊端和的帶領下趕在天黑之前,將這一萬趙軍俘虜,一路押回了秦軍大營。

一回到秦軍大營,桓齮楊端和就迫不及待來報:“將軍,桓齮、楊端和前來複命!”

將軍帳裏的王翦和梓笙還在商議著下一步如何鋪排,看見這倆人回來連忙迎過來問道:“如何?你倆可有受傷?”

“回將軍,好得很!”二人齊聲答道。

“那就好,戰況如何?快說與我聽聽!”王翦一聽二人無事,便放下心來問道。

桓齮抱拳說道:“將軍,我與楊端和按照將軍吩咐將趙國幾萬人圍困在北麵山穀處,本來那趙國將軍還想突圍,不料卻發現自己老巢被燒,紛紛棄劍投降。”

“然後呢?”王翦點了點頭接著問道。

“將軍,本來我與桓齮都以為這趙國士兵就這麼不戰而敗了,可誰知,一見這些趙國士兵棄劍,那趙國將軍竟殺了自己的同袍,楊端和無奈,隻得下令放箭。”楊端和拱手接著說道。

聽了楊端和的話,王翦背著手在將軍帳裏走了一圈,開口說道:“趙軍還有多少生還?”

“回將軍,還有一萬餘人,被我等帶回,現在大營外,還等將軍下令如何處置。”楊端和利落的答道。

王翦看了看帳外,回過頭說道:“這一萬趙國將士,留下三千,為秦軍做些雜物,餘下七千,押回鹹陽,交由廷尉大人,為驪山勞役。”

“諾,末將這就去辦。”楊端和說完便連忙出了將軍帳去安置那些趙國俘虜。

一旁的梓笙聽到這恍然大悟,原來這敵軍俘虜並不會全部處死,這些生還的都會分配到秦國各個地方,做些體力活,看來這古代戰爭也並非如史書上所寫的那般白骨累累無人收。

“這次秦趙一戰,多虧了念卿的法子啊!”王翦回身說著卻見梓笙有些走神,便叫道:““念卿?念卿?”

“啊,念卿在!”梓笙這才回過神來連忙答道。

“想什麼呢你?”王翦笑著問道。

“沒什麼,沒什麼,一時走神罷了,哈哈。”梓笙尷尬的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