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3回:西涼行二(1 / 2)

第0483回:西涼行二

漢興城。

漢興城就是當時被羌族屠城的漢陽城,此地被羌族屠城以後,死傷殆盡,為了讓此地重振輝煌,彭羽不但將周邊幾座城池劃入漢興之地,更將漢陽改名為漢興城。

意思是劫後複興之城。

而漢興城的太守自然是傅幹了,他就是當日隨著漢陽殉城的太守傅燮的兒子,為了表彰傅燮的功績,彭羽便讓傅幹擔任漢興太守了。

漢興城經過傅幹的勵精圖治,早已從被屠城的傷痛中走出,現如今,漢興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而其城中原有居民因為被屠殺殆盡,造成全城民眾皆是黃巾俘虜與外地流民,也使得此城之中對於彭羽的政治體係推廣無任何阻力可言,特別是屯田一事,更是近乎全民運動,所以彭羽特意選在此處進行“禮”的學術研討了。

彭羽的目的是,借此“論禮”之機,讓劉辯親眼所見,一座廢墟之城,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再度崛起的,也好為自己那雖然缺乏理論支撐,卻有實際效果的政治體係在劉辯眼前展現它的魅力來打動劉辯。

而期間,彭羽的“西涼官報”更是對此大做文章,廣為宣傳,不多時,在“報紙”的狂轟亂炸之下,整個西涼都知道漢興要舉辦這場盛會了。

如此,漢興之中,從各地而來的官吏、貴族、智者絡繹不絕,用彭羽的話說這叫“整個西涼文化界的名人都到齊了。”

如此,這場盛會很快就要開始了。

開始之前,彭羽更揚言,隻準以理服人,不得以勢壓人,如此這場盛會的名字就叫做《論禮》。

論禮之初,彭羽與劉辯尚還顧忌身份,隻是讓喉舌代言而已,自己並沒有參與其中。

彭羽的喉舌自然是心腹顧雍了,劉辯的喉舌就讓彭羽有些咬牙切齒了,他竟然是荀彧操刀!

如此一來這場盛會,就由顧雍與荀彧先行開始了。

兩人皆是國士之才、學富五車,又是大儒出身,更配合默契,所以兩人談論起來你來我往,將“禮”說的天花亂墜,讓前來聽“禮”的人如沐春風,不時說到經典之處還能讓眾人大聲叫好。

其實彭羽心中對“禮”實在是毫無興趣可言,對於彭羽來講,“禮”不過是將人分成三六九等,維護帝國統治的一種手段罷了。

說穿了,就是維護帝國統治的工具,而且是不平等的工具,所謂王侯犯法與庶民同罪,那隻是一個笑話,所以彭羽心中對“禮”有些嗤之以鼻,隻是沒有直接表現出來罷了。

而且彭羽在與劉辯爭論之中,無法說服對方的重要一點是,彭羽對“禮”理解的匱乏,因為彭羽不懂,或者說了解不深入,所以無法組織有效的言論說服劉辯,這也是彭羽為何要組織這次“論禮”的重要原因,彭羽乃是借此給自己補課呢。

起初因為顧雍、荀彧說的皆是之乎者也的大道理,讓彭羽聽得尚有些昏昏欲睡,對什麼“禮”依然拿不起興趣。

但隨著顧雍、荀彧談得越發深入,已經不僅僅談禮了,更多是談到整個東漢的政治體係,彭羽竟然也聽得津津有味起來。

不僅如此,更讓彭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比如兩人說到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之言,就讓彭羽眼前一亮。

本來這句話,讓彭羽很是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