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公孫瓚、劉虞損失慘重,可三軍合一鎮守薊縣,又得薊縣全城百姓相助,烏丸兵鋒雖盛卻對薊縣無可奈何,兩軍在薊縣形成了僵局。
反觀黃巾南皮之圍被解,張燕立即兵分兩路星夜趕往平原和鄴城,攻打鄴城的盧植見勢不妙火速退往壺關,如此得以全身而退,而攻打高唐港的袁紹可就慘了。
張燕明高唐港詐敗,袁紹不知是計,拿下高唐大喜過望,火速領軍突襲平原,如此豈能有好?
非是袁紹麾下忠肝義膽,袁紹本人都差點折在了平原,袁紹兩萬大軍出高唐,僅剩八百餘騎狼狽而回,自此黃河以西的黃巾徹底甩開劣勢,從被動挨打,走向了主動進攻的態勢了。
…………
西涼之勢。
彭羽本來奉行賈詡的策略,在長安按兵不動,可聽聞趙雲來報有羌族來降,彭羽不得不再次兩軍兩萬往郿縣而去。
當彭羽的大軍抵達郿縣之時,如同上次一般無二,又隻餘李文侯數百兵丁,而其身後的大軍早已消失不見了。
李文侯無路可去隻能向彭羽乞降,彭羽對羌族可無半點好感,可經郭嘉勸說“西涼羌族眾人甚多,殺之不盡,若將軍欲平西涼,則對羌兵可俘不可殺,否則必陷入苦戰難以脫身,還請將軍三思。”
彭羽細想之下,倒是覺得郭嘉所說十分有理,而彭羽雖然對羌兵日後的五胡亂華極為憤怒,可畢竟此時尚未發生,彭羽被郭嘉勸的心腸一軟就此收下了李文侯。
自此以後李文侯成了彭羽麾下一員戰將,在往後的歲月中也暗自慶幸自己被伏擊乃至不得不投靠彭羽如有天助,要知道現在的彭羽尚能聽的見人勸,而且心腸甚軟,可當李文侯跟著彭羽經曆了多年後的“那件事”之後,彭羽性格大變,殺戮無數,讓李文侯這當慣了強盜,見慣了生死之人都心驚膽戰,後怕不已。
這些是後話,暫且不表。
彭羽領了聖旨前往平亂的消息早已傳遍整個西涼,因此事,竟然讓西涼中依然忠心於大漢的太守聞風而動。
北地太守閆忠、漢陽太守傅燮以及數位忠心之人立即在西涼計劃反戈一擊,誅殺韓遂,也好在新任刺史彭羽麵前立下大功。
隻可惜,韓遂可不是北宮伯玉那般愚蠢,韓遂甚為狡詐,時刻防範各地太守反抗自己,傅燮與閆忠行事計劃不密,事前就被韓遂得知,如此這些西涼中僅剩的忠心之臣慘遭厄運!
不但如此,韓遂為了震懾西涼各太守,親自領軍攻打閆忠,讓羌王攻打傅燮,傅燮與閆忠哪裏能抵擋如此大軍強攻?
不過兩日,北地和漢陽相繼失守,傅燮與閆忠更被夷滅三族。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羌族這外族攻克漢陽之後竟然在漢陽之地燒殺搶掠,幾乎將漢陽之民屠殺殆盡!
此事傳到彭羽耳中之時,再行解救早已為時已晚,彭羽暴跳如雷,在郿縣之中整兵秣馬,不但立刻就要出征西涼,更揚言要將羌兵斬盡殺絕!
戰火重燃,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