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0回:天下大勢
189年3月。
天下大勢,複雜多變。
東漢的內亂尚未徹底平息,邊患卻開始蠢蠢欲動了。
這隻因黃巾的張燕為了挽救黃巾的形勢,不遺餘力派遣心腹往返於西羌、烏丸等異族之中,巧舌如簧,唾沫橫飛,將一旦成事的利益說的兩族都快按耐不住了。
不但與異族有聯係,張燕與西涼的韓遂有了更加密切的交集。
韓遂誅殺北宮伯玉後自領西涼刺史,這本就得不到東漢的承認,被朝堂視為逆賊,更讓後將軍彭羽前往平亂,如此情況下,韓遂與張燕達成了一致,組建了同盟軍!
張燕、韓遂的聯合使其聲威大震,羌王徹裏吉、烏丸王丘力居但見反叛軍聲勢浩大,終於禁不住誘惑加入了叛軍陣營,如此情況下,黃巾軍、西涼軍、羌王軍、烏丸軍四軍聯合成立了反漢同盟軍了。
好在四軍的聯合乃是口頭上的聯合,畢竟韓遂與張燕,徹裏吉與丘力居中間不但距離甚為遙遠,而且中間更隔著大漢,如此兩軍的聯合不能做到實際上的軍事聯合,最多隻能達成一個勢的聯合了。
何謂勢的聯合?
意思就是,如若同盟軍向大漢出兵,除了相鄰的同盟軍必須起兵相助外,距離甚遠的另兩路則立即屯重兵於邊境,做出一副隨時與大漢決戰的姿態,讓大漢的隊伍難以調集首尾難顧,如此讓大漢的隊伍無法對同盟軍中的任何一軍使出全力一擊。
這四路叛軍無不是征戰多年,實力雄厚,隻要大漢不是全力而為,想必皆能支撐的住。
特別對於韓遂與張燕來說,缺少的乃是時間,一旦待西涼穩住陣腳、待黃巾頂住圍剿之後,兩軍的戰鬥力將可發生質的飛躍,所以韓遂和張燕不約而同將兩異族當做抵擋在自己身前的盾牌使用了。
濮陽太守袁紹領軍兩萬出東阿再攻高唐港、上黨太守盧植領軍兩萬出壺關攻打鄴城、北平太守公孫瓚出軍三萬攻打南皮、襄平太守劉虞出軍一萬協助公孫瓚。
如此黃河以西刀兵四起!
就在公孫瓚領著大軍與南皮黃巾大戰正酣之際,烏丸的丘力居看到公孫瓚一如既往,重心全放在黃巾軍之上,對烏丸視若不見,大好良機,丘力居豈能錯過?
烏丸終於有大動作了。
丘力居命踏頓領軍兩萬強攻北平,命難樓領兵兩萬攻打襄平,命烏延領軍兩萬攻打薊縣,命蘇仆延領軍兩萬從後方突襲公孫瓚,再命樓班領軍兩萬居中策應!
一瞬間烏丸起軍十萬欲將整個北地據為己有。
公孫瓚正在南皮與張燕激戰,哪裏知道後院起火,等公孫瓚察覺後方出現變故之時,已然為時已晚,丘力居十萬大軍所向披靡,瞬息之間,北平、襄平盡被丘力居所下,而薊縣由於王允未曾出兵攻打黃巾,且王允素通軍事,如此竟然抵擋住了烏延的突襲。
公孫瓚於南皮被兩路夾擊,好在公孫瓚不愧白馬將軍之名,其軍久經戰陣,見勢不妙立即撤軍,竟然在南皮被徹底圍住之前拚死反擊,經過殊死的較量,總算在兩軍合圍之間找到一絲空隙。
恰好此時,王允打退了攻打薊縣的烏丸軍,並立即派軍前往南皮解救公孫瓚,如此兩軍意外相會,如此公孫瓚、劉虞領著大軍退往薊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