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第一章 楔子(1 / 2)

說在前邊的話:仙玄傳說》的外傳《鬼墨玄山》的故事講述了地球為什麼在5000年後變成了一個玄幻世界,以及霍君白的前世,上杉鈴音的前世,還有白冰兒的事跡,並且這個故事和曆史息息相關,喜歡曆史的朋友不妨細細品讀,如果對這個沒興趣,可以跳過不看。

中國曆史朝代順序為: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隋、唐、五代(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以三皇五帝起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止。中國的曆史被學者著書《上下五千年》,其中夏朝則是中國曆史上有文獻記載的第一個朝代,中國的朝代概念就是從夏朝最先開始的,夏朝為大約公元前2070年建立,距今已有4000多年。

西漢時期文學家司馬遷研究天體的運行,得出一個結論:“天運三十年一小變,一百年一中變,五百年一大變,三大變為一紀,三紀而大備。”

這結論的意思也就是說:天體的運行規律三十年會有小小變化,一百年會有中度變化,五百年則會有較為明顯大變化,累積三次大變化則為一紀,也就是說1500年為一紀,而三紀,也就是4500年會完成一個循環。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韓非子更是精確指明了這個循環的周期是4560年,這個理論與新石器時代的瑪雅文明曆法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更是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被稱為五帝之首。

黃帝所生活的時期距今約4600年,在黃帝之前的時期,傳說少有記載,大約是三皇(伏羲、女媧、神農)時代,黃帝之後則是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時代,距今4500年前的時期就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期。

但據史學家和科學家分析,司馬遷的天體運行周期並非中國關於天體運行規律的最早記錄。

事實上,早在司馬遷之前中國就有天體運行的周期理論《周髀算經》,《周髀算經》乃是算經的十書之一。約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西漢),原名《周髀》,它是我國最古老的天文學著作。

其中記載:陰陽之數,日月之法,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蔀,七十六歲。二十蔀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歲。三遂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歲。七首為一極,極三萬一千九百二十歲。生數皆終,萬物複始。天以更元,作紀曆。”

從《周髀算經》看,《周髀算經》比司馬遷的更具體,而且《周髀算經》推算出在4560年的周期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31920年的周期。這個周期古人稱之為“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