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養生益壽與藥物(3 / 3)

冬蟲夏草

甘、溫。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蟲草酸、蟲草素和維生素B12等。能增強免疫功能,抗缺氧,降低膽固醇、擴張支氣管等。功效:益腎補肺,止血化痰。用於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的陽痿遺精,腰膝酸軟;肺陰不足之久咳虛喘,勞嗽咯血,及病後體虛,自汗畏寒等症。用法:3~10克煎服;或與雞、鴨、豬肉、甲魚等燉服;亦可加冰糖燉服或浸酒服。

常用滋陰中藥配製方法

滋陰藥主要適用於陰虛的病症。陰虛包括腎陰虛、肺陰虛、肝陰虛、胃陰虛等。陰虛的主要表現是幹燥失潤。腎陰虛常見腰膝酸軟,潮熱盜汗、遺精等;肺陰虛常見燥熱、煩渴、幹咳少痰、咯血等症;肝陰不足常見兩目幹澀昏花、頭暈等症;胃陰虛常見舌紅少津、口渴、幹嘔、大便燥結等症。滋陰藥大多甘寒滋膩,易礙胃氣,如脾腎陽虛,中氣不足,痰飲濕濁內停者均不宜使用。

沙參

味甘,性寒。含有沙參皂苷、澱粉、生物堿、揮發油、豆甾醇、三萜酸、β-穀甾醇。有祛痰、解熱、鎮痛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功效:潤肺止咳、養胃生津。主要用於肺熱陰虛的幹咳少痰,久咳聲啞,勞嗽咯血及胃陰耗傷,津少口渴等。用法;10~15克煎服。鮮品加倍。

麥門冬

味甘、微苦,性微寒。含多種甾體皂苷、葡萄糖、黏液質、維生素A樣物質、β-穀甾醇等。有鎮咳、祛痰、增強免疫及抗缺氧。強心、降血糖、抑菌等作用。功效:潤肺養陰、清心除煩、養胃生津。適用於肺陰不足、內有燥熱之咳咯痰黏不爽或幹咳,痰中帶血,心煩失眠,津少口渴,腸燥便秘等症。用法:10~15克煎服。

天門冬

味甘、苦,性大寒。含有天門冬素、β-穀甾醇、甾體皂苷、糠醛衍生物、黏液質等。有增強免疫、鎮咳、祛痰及抑菌等作用。功效: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適用於肺陰不足、幹咳少痰,勞嗽咯血,熱病傷陰,或陰虛內熱、口渴舌幹,消渴,腸燥便秘等症。用法:6~15克煎服。

玉竹

味甘,性平。含黏液質、糖類、鈴蘭苷、鈴蘭苦苷、生物堿、白屈菜酸、煙酸、維生素A類物質等。有調節血壓和降糖作用。功效: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用於肺胃陰傷之幹咳口渴等症。用法:10~15克煎服。

女貞子

甘、苦,性平。含葡萄糖、齊墩果酸、甘露醇、棕櫚酸、脂肪酸、蘋果酸等。有強心利尿、鎮咳祛痰、增強免疫、升高白細胞等作用。功效:補腎滋陰,養肝明目。適用於肝腎陰虛之頭暈、耳鳴、須發早白,兩目昏花,視物模糊等症。用法:10~15克煎服,或入丸劑。

旱蓮草

味甘、酸,性寒。含揮發油、鞣質、苦味質及旱蓮草素。有止血作用。功效:滋陰益腎,涼血止血。用於肝腎陰虛的頭暈目眩,須發早白;陰虛血熱的吐、衄、咯、便血及崩漏等症。用法:10~15克煎服。注意:脾胃虛寒,大便溏瀉者不宜服用。

枸杞子

味甘,性平。含甜菜堿、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A)、煙酸、β-穀甾醇、亞油酸及鈣、磷、鐵等。有抗衰老及保肝降血糖、降血脂、升高白細胞及抗腫瘤作用。功效:滋補肝腎、明目潤肺。用於肝腎不足之遺精、腰膝酸痛、頭暈目眩、視物昏花;肺陰不足的咳嗽以及糖尿病、慢性肝炎等症。用法:5~10克煎服;亦可蒸熟嚼食,每次3克;每日2~3次;亦可浸酒服。

龜板

味甘、鹹,性寒。含動物膠質、蛋白質、多種氨基酸脂肪、磷、鈣等。具有雙向調節核酸合成率的效應,並能提高淋巴母細胞的轉化率,對人型結核杆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功效:滋陰潛陽,益腎健骨,養血補心。用於腎陰不足、骨蒸潮熱、盜汗;陰虛陽亢或熱病傷陰的虛風內動,頭暈目眩;腎虛所致的腰膝痿軟,筋骨不健,小兒囟門不合;心血虛弱的驚悸、失眠、健忘及陰虛血熱的崩漏、月經過多等症。可用於結核、慢性腎炎、肝炎等。用法:10~30克,先煎。脾胃虛寒者忌服;孕婦慎用。龜板熬製成膠,即為龜膠,其滋補作用中,宜烊化衝服,每服3~10克。

鱉甲

為鱉科動物鱉的背甲。以砂炒泡用或醋炙用。性味:鹹、寒。含動物膠、蛋白質、鈣、磷、碘質、維生素D等。有提高人體血漿白蛋白、抑製結締組織增生、增強抗腫瘤、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功效:滋陰補陽,軟堅散結。用於腎陰不足、潮熱盜汗、陰虛陽亢、熱病傷陰之虛風內動、手指蠕動及慢性肝炎肝脾腫大、白蛋白降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久瘧脾大、婦女月經不調、腫瘤等。用法:10~30克煎服,宜先煎。滋陰補陽宜生用,軟堅散結宜醋炙用。脾胃虛空、食少便溏及孕婦忌服。鱉甲亦可熬製成膠即鱉甲膠。其補腎滋陰作用較強,須烊化衝服。每服3~10克。

常用延年益壽劑配製方法

四君子湯

組成: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各等分。

功效:健脾益氣。

用途:老人脾胃氣虛,心腹脹滿,不思飲食,短氣無力,體瘦麵黃,脈軟。

服法:溫服、不拘時,入鹽少許。

說明:抗疲勞,增強免疫功能,改善胃腸道及胃腸神經內分泌功能,改善肝髒代謝,升血壓等。

生脈散(生脈飲)

組成:人參10克,麥冬15克,水煎服。

功效: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用途:熱甚汗多,氣陰耗傷,神疲口渴甚則大汗不止,舌幹少苔以及久咳傷肺,氣陰兩虛,幹咳氣短、自汗、咽幹、脈虛等。

服法:煎湯溫服。

說明:防治冠心病、心絞痛及心肌梗塞,雙向調節血壓、改善心肌功能,增強記憶,抗衰老,預防中暑。

當歸補血湯

組成:黃芪30克,當歸6克,酒洗。

功效:補氣生血。

用途:勞倦內傷,氣弱血虛,陽浮外越。膚熱麵赤,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以及婦人經行產後血虛發熱、頭痛。或瘡瘍後,久不愈合者。

說明:補血、抗衰老。

十全大補湯

組成: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黃芪、肉桂。

功效:溫補氣血。

用途:氣血不足,虛勞咳嗽,食少腹脹,遺精滑泄,腰膝無力,瘡瘍不斂,婦女崩漏等。

服法:以薑棗為引煎至七分,不拘時溫服。

說明:補血、增強免疫、抗衰老。

人參養榮湯

組成:人參、黃芪、白術、茯苓、熟地、當歸、肉桂、五味子、遠誌、陳皮、炙甘草。

功效: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用途:積勞虛損、神倦麵萎、動則喘息、心虛驚悸、咽幹唇燥等。

服法:薑棗為引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六味地黃湯(丸)

組成: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

功效:滋補肝腎。

主治:肝腎陰虛引起的腰膝酸軟、眩暈耳鳴、失眠夢遺、消渴口幹、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等症。

服法:以上研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溫水化服。或煎湯溫服。

說明:利尿、降血壓、降血糖、調節神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