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誌
阿梅從醫學院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因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眼下哪個行業的工作都不好找。這天,阿梅聽一個親戚說,本市新成立不久的一家民營醫院要招幾名婦科大夫,正好阿梅學的是婦科專業,於是她趕緊報了名。由於粥少僧多,競爭很激烈,到最後,隻留下阿梅在內的十多個人。誰能成為其中的幾名“幸運兒”,隻要看今天上午的最後一道“麵試”關了,聽說是醫院院長親自定奪。
醫院把前來報名的應聘者統一安排在市內一家大賓館住宿。前幾次招聘考試都在賓館進行,今天最後一關要到醫院去。
這家醫院坐落在市郊,公共汽車每20分鍾一趟。7點30分,在醫院領隊的帶領下,阿梅她們十幾個人來到了公共汽車站,不一會兒,公共汽車就來了,大家一擁而上。車上的乘客不算多,在中途停了兩站後,忽然車廂裏傳來一聲尖叫聲:“哎喲,我的肚子好疼啊!”大家忙掉過頭一瞧,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孕婦。隻見她在座位上雙手捂著肚子,低著頭,不時地叫著:“快,快救救我!”
站在遠處的阿梅急忙趕到她麵前,蹲下身子問:“大嫂,你懷孕幾個月了?哪兒不舒服?”那孕婦低著頭道:“快7個月了,我感覺下腹脹得很。”“估計是要早產了。”阿梅邊說邊站了起來,快步來到駕駛員身邊,“師傅,車上有個孕婦肚子疼得厲害,估計要早產,你能否將車開快些。前麵正巧有家醫院。”
“姑娘,不行啊,到前麵的那家醫院還有四五站路,我還要拉乘客。我這是公共汽車,不是出租車,是有規定的。”
見司機這麼說,阿梅也覺得他有一定道理,於是道:“那好,請師傅快停車,我下車打的送孕婦去醫院。”車子剛停穩,阿梅就攙著那名孕婦準備下車。這時醫院的領隊對阿梅說:“小姐,8點鍾就開始麵試,你咋辦?”
“我想先救這位大嫂要緊,兩條人命啊!8點鍾我爭取趕到。”阿梅邊說邊攙著孕婦下了車。
按照規定,醫院院長8點鍾要準時進入麵試會場,可這時都8點15分了,還不見院長來,阿梅也沒來。正當大家焦急等待時,有人喊道:“院長來了。”隻見這位院長挺著個大肚子,在阿梅的陪伴下進入了會場。大家一下子怔住了:這不是剛才在公共汽車上的孕婦嗎?怎麼……
隻見“孕婦”院長走上講台,她先向場下鞠了個躬:“對不起,我來遲了。”隨後她拿起話筒,指著站在旁邊的阿梅對台下說道:“醫生的天職是救死扶傷,不論在哪個場合,這是最起碼的職業道德,也是像我們這樣的民營醫院生存的根基。我本來想多招聘幾個,可現在隻能招一個人了。招聘會現已結束,謝謝大家參與,下次再見。”
(選自《故事林》2010年第5期,有刪改)
1.有人認為小說通篇敘述的是一個麵試的過程,改為“麵試”或許更符合題意。你怎樣看,試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
答:
2.小說中的阿梅是一個怎樣的人,試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答:
3.小說描述了怎樣的社會現象,請結合文本與現實談談你的理解。
答:
二、閱讀下麵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綠帽子賣給誰
□陳 琪
新發服裝廠的銷售主任牛二,正為上千頂綠帽子發愁。新發是個做外貿出口的小廠,這些綠帽子本來要賣給國外的客戶,沒想到經濟危機一來,外國客戶破產了,先前訂的貨不要了,這一千頂綠帽子,隻得出口轉內銷。要知道,“綠帽子”在中國可是有特殊含義的,要命的是,這些綠帽子還都是男士款的。老板發了話,誰能把綠帽子賣出去,利潤全歸他,廠裏隻要本錢。條件看起來誘人,但銷售部沒一個業務員敢碰燙手山芋,牛二身為主任,隻得無奈地接手了這批綠帽子。重新染色?不行,重新染色的成本太高。兩個月過去了,牛二還是沒賣出去一頂。這天,他無意中從網上看到,本市開發區平湖村的村民正在集體上訪,抗議一家化工廠排汙。一道靈光閃過,牛二有了主意。牛二輾轉找到平湖村,老遠就看見化工廠的煙囪裏正冒出滾滾煙霧;還沒進村,就聞到一股濃烈的怪味。牛二捂著鼻子找到上訪帶頭人唐三,開門見山地說:“哥們,別看哥本哈根開會討論環保問題,就你們這樣瞎鬧,信不信化工廠還是照排不誤?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