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江蘇卷高分作文
高考佳作坊
【真題在線】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智慧是一種經驗,一種能力,一種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小巷麵條香
江蘇一考生
小巷的深處是家麵店,主人是位老人。
老人一頭白發,瘦瘦的。當他悠閑地坐在門前台階上抽煙時,透過那縹緲的煙霧,我分明從他模糊卻深邃的眼中,看到了人世滄桑。
麵店是沒有招牌的。每當清晨,小巷的人們尚未起身,麵店的門就開了。那麵香,便從小門中湧出,漫到每家的窗台。於是,人們被香味從睡夢中喚起,走進小店,端坐在桌前,等待著自己的那一碗清香麵條。這時,我才頓悟:此店若有了招牌,便俗了。
小麵店人少時,便由老人的兒子招呼著,人多時,就由老人來協調。每當上班族和學生黨急著點餐時,老人便向不忙的人拱拱手,道個歉,那人定會爽快地答應多等一會兒。我自然屬於趕時間的學生黨,所以坐下來不久,便可獲得一碗清香的麵條。吃完後,向周圍的人道個謝,在眾人善意的目光中走出去。啊,有了這位老人,忙碌的小店始終不亂,時時讓人感受到幾分愜意。
每當有人誇讚時,老人可不會謙虛,總是高興地應承,並炫耀自己的湯麵——麵條是自家手製的,魚是向鄉下的釣翁討來的野生魚,就連水都是從自家院子的井裏挑來的。有人打趣:“老人家,你的秘訣都透露了,不怕被別人搶了生意?”老人卻一笑:“哪裏是什麼秘訣呦,誰都知道,但有誰像我這樣堅持幾十年呢?”
老人的兒子也是廚師。熟客們會發現,父子倆的麵頗不同,所以,叫麵時總要添一句:“老爺子的麵”,或“小夥子的麵。”至於我,偏愛老人的麵。老人的麵筋道,叔叔的麵偏軟;老人的麵,味道淡,叔叔的麵口味偏重。有人說:“小夥子的麵是酒,宜趁熱享用;老人的麵似茶,宜慢慢回味。”的確,叔叔的麵上會淋一勺蝦子油,而老人卻喜歡放上兩三根香菜,幾滴豬油。吃老人的麵時,竟聞不到香氣,惟有輕咬麵條時,那香氣才由麵條的縫隙中溢出來。麵條筋道爽滑,魚湯刺激著味覺。老人的智慧,也許都已體現在麵中了。
終於有一日,小巷被拆,小麵館也搬到另一條小巷。臨走時,老人讓兒子給所有人端上一碗麵,麵上還是幾根香菜和幾滴豬油。老人挑了幾根麵,喝了一口湯,點點頭說:“有幾分意思了。”
後來,我又去吃了一次麵。老人已經不在,但叔叔的麵卻分明有幾分他父親的味道。至於在客人間熟悉地招呼的,卻是一位與我差不多大的小夥子了……
1.故事親切,蘊含智慧。文章以老人的“麵”串聯故事,雖看似都是普通的麵條,但老人的麵條中蘊含著他的善良和淳樸,閃爍著他做人的精神和智慧。故事親切暖心,又飽含深意。
2.文體清晰,描寫生動。本文采取小小說的體裁行文,加上生動細膩的語言、神態描寫,引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也給文章增色不少。
歲月的車輪在人生的道路上輾過,深深的皺紋訴說著爺爺的人生,體現著他淳樸的智慧。
牛 耕
“呦嗬,呦嗬……”爺爺沙啞的呼聲在空曠的地裏顯得格外清晰。天上的烏雲開始彙聚,要下雨了,我忙跑到田埂邊。“爺爺,快回來!”“知道了,就這一塊了,耕完再回去。”話畢,又響起了吆喝聲。天空果真飄起細密的雨。爺爺回來時身子已濕透,腳上沾滿了泥。“爺爺,你把牛賣了吧,這牛都老了,耕地太費力了,現在有機器,很方便啊!”我望著爺爺,說出心裏的想法。“小丫頭,這牛耕雖然慢,也是老祖宗留下的法子,適用啊。趁爺爺還有勁,多耕些地,比機器耕得細呀,也不傷地。”如今,村裏隻剩爺爺家這一頭牛了,也隻剩爺爺一個人還在用牛耕地。望著屋外的雨,我明白了:智慧是一種曆久彌新的經驗。煙雨朦朧中,一人一牛,多麼和諧,多麼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