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拉下馬,太子劉據也不能再登基。
否則老子的仇兒子報,也是令人頭疼的事兒。
“我們願意請大將軍帶領大漢的子民進入新政體。”
所有人都在朝堂之下高呼。他們跪久了,依然是跪在地上。
燕銘也沒有糾正他們,反而笑著道:“大漢泱泱大國,不能沒有個主心骨。誰來主政,是個問題。”
“主政的問題,簡單啊,我看大將軍您就是最佳人選。還請大將軍不要推脫。”
公孫弘算是老油條,終於弄明白了一般,把燕銘往上推。
如今燕銘手下的兵力火力,已經足以碾壓任何一支大漢的軍隊。
軍事實力,就是話語權。
燕銘笑而不語,所有人這才反應過來,甚至有人喊要燕銘登基當皇帝。
燕銘都哭了,真把自己當成謀朝篡位的人了。
不過現在他所做的,和謀朝篡位也沒多大分別。
索性也就不在乎那個名譽。
漢朝這樣的大地方,是自己的老家,是自己魂牽夢繞的地方。
如今自己有能力讓這個民族走的更好,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至於劉徹,隻好對不起。原本燕銘隻想做一個幕後之人。
可在劉徹身邊做事兒,想要功成名就,安穩一生,太難。
既然不行,那就取而代之。
當然,這種取代不是燕銘所強求的。若不是王崇作亂逼得劉據造反,他絕對不會出兵長安,進入大漢。
如今,情況不一樣了。
燕銘覺得這事兒要麼不做,要做就直接做到底。
如今,朝堂之中,算是大漢的全部文武官員。
加上原來就是弘燕堂學子的人員,對燕銘倒是極為有利。
“大漢,還是大漢。高祖皇帝還是高祖皇帝。隻是改製之後,就不再有皇帝。但是我們還要尊敬大漢的開國皇帝和功臣,這是不能改變的。”
燕銘道。
眾人唯唯諾諾的答應著。這個時候,燕銘什麼就是什麼。他們斷然不敢在否定。
雖然知道燕銘不會輕易放棄這樣融合大漢的機會,但是這個不按照常理出牌的燕銘,讓他們也不敢胡亂造次。
政體的事兒,自然有韓嫣替燕銘解釋。
現如今,燕銘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把長安城周邊的軍隊集結起來。
隻有把軍隊控製在自己的手中,才是安全的。
如今他的學生李陵已經成為駐守長安南軍的統帥。
自己的學生,對自己還是有一定忠誠度的。
更何況,李家在這一場變亂之中,也有所動搖,不能置身事外。
對於李陵,燕銘還是信任的。
這個孩子上學的時候,燕銘就看出來了。他是個不會虛偽狡詐的人。
要麼是寧死不屈,要麼是死心塌地。絕對不會如同別人那樣,反複無常。
李陵統帥南軍,集結城外,等待著燕銘的命令,迎接劉徹歸來。
劉據負荊請罪,劉徹當然會原諒自己的孩子。
父子之間,動一動軍隊,就當時練兵了。
單但是當劉徹再次回到長安的時候,一切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