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首輔的一天(2 / 2)

在這種情況下,但凡是有點上進心的將領都會想著去境外走一遭,每年弄死幾百幾千個外族割人頭撈取軍功。

九邊實際已經轉變為文官集團圈養的私軍,並非是國家的軍隊,自己做主的權利很大,皇帝都使喚不動。

所以在強大的經濟支撐下,出現兩三個邊鎮聯合,聚攏十萬人的作部隊,發動一場滅國之戰的行動,並非是方夜譚。

像新鮮上任的宣府總督楊一清,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絕對敢瞞著朝廷私自發動這種大戰!

畢竟打贏了功勞是大家的,上到朝廷下到低級軍官士兵都能分到好處,私自發動戰爭的事兒,那都不算是事兒了。

若是打輸了,就是敵人先挑起來的事端,反正責任不在我……

這筆巨款的使用,涉及到巨大的權利和利益的分配,司禮監當然也想從中切一塊蛋糕!

而大明的軍隊和教育是內閣的基本盤,皇帝都插不上手,更何況是太監了。

所以司禮監隻能在衛生這個提案上錙銖必較。

即便是衛生這一項,也涉及瘟疫的防治、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醫療人員的安排,這至少能創造上萬個新的官職。

更別提承包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工程建設,這可是一年幾百萬兩銀子的肥缺,誰不眼紅?

雖然朱厚照希望建設一個現代化的醫療衛生體係,為大明百姓提供可靠的醫療服務。但是在明朝這樣的政治環境下,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隻能是利用後世的醫療框架,聚合朝廷現有的資源,組建一個四不像的衛生機構。

即便是這樣的四不像機構,用得好對百姓也是有極大好處的,總比現在什麼都沒有要好!

國策一旦確定,就會成為長期的執行下去,關係重大!自然不是一次禦前會議能夠決定的,一般都需要長達數月甚至數年的拉鋸戰,等到利益分配達到平衡之後才能出結果。

這一的大起大落,謝遷從來沒覺得這麼累過。

麵對朱厚照這個強大且勤政的皇帝,左支右絀之下,謝遷已經起了想要告老回鄉的念頭。但是一想背後的親朋故舊以及後輩子侄都得靠著他來維係權利,尤其是最有前途的侄子王守仁正處在最重要的成長期,在朝廷中威望不足,紮穩根係尚需時日。

自己一旦掛印走人,王守仁肯定會受到敵對勢力最殘酷的打壓。

官當到謝遷這個位置,真的不是走就能走的。

回到謝府,謝遷和家人一起吃過了晚飯,之後和孫兒玩樂了一會兒,休息夠了之後才回到書房,重新開始辦公。

深夜時分,謝遷伏在書案上奮筆疾書,給遠在外地省份出任要職的親信交代事情。

這時一個黑衣人出現在了書房裏,單膝跪地低頭道:“回老爺,昨晚上派出去攔截的三路人馬都失敗了。”

“怎麼?你手下的人這麼不中用了嗎!”謝遷頭也不回,繼續寫著字。

昨夜皇帝突然急招東廠要員入宮,然後就有十三路信差朝著大明四麵八方出發,離開了北京。

皇帝的這個動作引起了謝遷的警惕,他讓自己的死士立即出手攔截,無論如何都要獲取這十三路人馬執行的任務目標。

黑衣人並不緊張,解釋道:“我接的到攔截任務的時候,這十三路人馬已經出發兩個時辰了,騎馬無論如何是追不上的,隻能用飛鴿傳書讓外地的據點在路上進行攔截。因為事發緊急,東廠的這些信使又都是千戶、百戶層次的高手,我們在外地的人馬一時之間也找不到能與之對抗的人,隻能花錢雇傭殺手來辦事。”

聽到這裏,謝遷基本上就知道失敗的原因了,那些雇傭的殺手畢竟隻是拿錢辦事的,很不牢靠。

謝遷無奈的歎了一口氣道:“這些番子都是東廠的精銳,尋常的殺手怎麼可能是對手?這次失敗你要好好反省,退下吧!”

黑衣人領命,消失在了黑暗中。

如果是昨,謝遷隻會以為皇帝派出這十三個信差是為了搜羅好玩的東西。但是見證了朱厚照的強勢睿智之後,謝遷很肯定這十三個信差背後一定有大的陰謀。

現在十三信差已經跑了差不多一整,快的都已經在五六百裏之外了。在沒有無線電的這個時代,謝遷的手下已經徹底沒辦法追上這些人了,隻能等這些信差抵達目的地之後,再想應對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