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其實都很簡單(2 / 2)

知道了分子式,合成藥物就簡單了,如果有一定的化學基礎,在搜集一些化學原料,在家裏都能做。

我們經常在電視電影裏看到醫藥公司研究所裏一大堆的瓶瓶罐罐,實際上和我們在化學課上那些玻璃器皿差不多,隻要有足夠充實的化學知識,用這些玻璃器皿是可以提煉製造藥物的。

當然,這種在家裏提煉的藥物是不能吃的!藥廠裏精確生產的藥物尚且有三分毒,自己土法生產的吃下去絕對死翹翹。

大家看過絕命毒師就知道,主角老白在一輛破爛的房車裏用一堆簡陋的瓶瓶罐罐,通過原料的調配,就製造出了藍色的晶體,然後發了大財。

提煉這種藍色晶體對普通人來,就像是去上摘星星一樣難。

但是對老白這種精通化學分子式的化學老師來,就是手到擒來的事情,無非就是簡單的化學反應提純罷了。

當然提煉這種晶體需要一些化學原料,在絕命毒師裏老白最大的麻煩就在找原料上麵,很多次他差點就死在了這事兒上。

我們經常可以在新聞上看到某位懂化學的人經受不住錢的誘惑,去提煉這種晶體,最後吃了槍仔兒。

這是因為化學方程式是固定的,市麵上原材料無非就是這幾種,毒販子懂,警察當然也懂了。

警察隻要通過追查那些不正常的原料的流向,順藤摸瓜過去,一抓一個準。

所以隻要知道了分子式,用最簡單的試驗器皿和化學原料,就能調配出想要的化學物質。

即便是複雜的合成藥物也同理。

可惜朱厚照中學時候化學成績渣的不行,也就是能熟背元素周期表,玩玩酒精燈,製造一下蒸餾水而已。

要他去做複雜的化學試驗是肯定不行的,萬一搞出劇毒氣體來把自己熏死在實驗室裏就好玩了。

所以化學實驗的事情,朱厚照決定和材料學一樣,培養一批年輕的學子,告訴他們基本的操作方法,讓他們去試驗嚐試然後積累試驗數據,幾十上百年之後,自然會形成體係。

這些事情都急不得,朱厚照隻能作為師父把這一門科學領進門,至於怎麼發展得靠這個時代的人們自己去努力了。

朱厚照在文淵閣奮筆疾畫,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在北京城裏,下朝後的朝臣們此時都忙的不可開交。

禮部尚書張升已經派出了得力親信去施家台打井,如果那塊地方確實有地下水,修建皇陵就會出大事,到時候一大批官員都會掉腦袋。

所以張升必須實地考察,如果確實有水,那麼當初勘探皇陵地址的官員免不了要接受懲罰,被罷官貶值!

同時張升還請欽監派出懂風水的官員,去昌平蓮花山去查探風水,如果位置不錯,那麼弘治皇帝的陵寢就選在那裏了。

關在詔獄裏屠龍勇士禦醫劉文泰,這會兒已經收到了內閣的審判批文。

當他得知朱厚照赦免了他的死罪,自己的家人也都沒有受到牽連,本來已經心如死灰的劉文泰感激涕零,跪在牢房裏往皇宮的方向磕了十幾個響頭,對皇帝的感恩溢於言表,如果不是獄卒攔著,這家夥不定就磕頭磕死了。

回到家之後,劉文泰和家人見了一麵,然後沒做任何的停留和猶豫,直接背著藥箱在老仆的陪同下出城去了。

自此劉文泰再也沒有踏進過北京城半步,之後的人生都是在鄉間田野中渡過的,經過百姓們的口口相傳,劉禦醫這個名字逐漸為人所淡忘,大家都隻知道他叫劉神醫,隻要是病人無論貴賤,他都會用心診治,藥到病除。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鹽的事情,朱厚照在朝堂上已經公開聲明要清查全國鹽政。

如果這事兒隻是朱厚照來查,鹽政官員未必會害怕,但是在朱厚照的操作下,清查鹽政成了內閣的工作。

內閣是大明朝廷的宰相府,掌管著全國的政治大權,內閣一個命令全國的官員都必須堅定地去執行,抗皇帝的旨意或許還有活命的機會,抗內閣那就是必死無疑了。

所以京城裏那些和鹽政有牽著的官員,趕緊將這些消息傳了出去,讓親信清理痕跡,在巡鹽官員抵達之前,把損失降低到最的程度。

鹽政係統即將麵臨一場腥風血雨,內閣六部必將被這件事整的焦頭爛額。

而王陽明這邊,在拿到了調兵令牌之後,就急不可耐的騎著快馬去宣府上任去了。

在乾清宮等待了一中午的張太後,得知皇帝在文淵閣不會回來之後,又氣又急。隻能在太監宮女的簇擁下去內閣辦公的地方,一個人直麵內閣三位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