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清閑的時候(2 / 2)

這種毫無意義的遊戲除了消磨時間之外,卻也意外的讓朱厚照認識到了很多的手術器械,普通人也就知道個止血鉗、手術刀,鑷子而已。

但朱厚照卻知道上百種手術器械,光鉗子的式樣就有十七八種,他甚至知道手術縫合的方法有十一種之多。

朱厚照當年隻是隨意的玩遊戲,並沒有刻意的去記憶這些知識點,就算用心去記,他也記不住。

之所以他現在能一清二楚的回憶起來,完全是因為這副身體本身是個才!

正德太子是有記載以來,智商最高的皇帝之一,史書上描述這貨一本書看兩遍就能倒背如流,弘治皇帝布置的作業從來都難不住他,通過自學精通了葡萄牙語,可以和來華的葡萄牙客人對答如流。

朱厚照繼承了正德太子的身體,自然也就繼承了他這顆絕頂聰明的腦袋!

和正德太子相比,朱厚照覺得以前的自己就是個白癡!

以前的自己的思維能力就是個98年的大屁股台式電腦那種運轉速度,而換上正德太子的身體之後,思維運轉速度瞬間達到了河超級計算機的層次,有這種計算能力,想任何問題都不再困難。

聰明的腦袋萬裏挑一,朱厚照以前想不明白的事情,現在腦海中都格外的清晰。

前世看過的書,閱讀過的資料,哪怕隻是一掃而過的幾個字母和數字,現在全都曆曆在目,隻要想到了立即就會清晰地出現在眼前,就仿佛腦子裏有個圖書館一樣。

朱厚照是不會畫畫的,不過他學的時候曾經學過半年的素描水彩畫,後來學不會就放棄了。

現在換上了正德太子的身體,當初學習素描的記憶全都回來了,他隻照著記憶中的方法,用了幾個時練習就完全學會了素描。

如果再給他一些顏料,朱厚照有信心把自己變成達芬奇或者塞尚這種級別的油畫大師。

當然朱厚照現在的本職工作是皇帝,他不是國畫大師宋徽宗,他隻是工作需要才學會了素描,這門手藝夠用就行,沒必要去苦練。

可能就因為正德太子智商太高了,所以情商上就有些欠缺,曆史上他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或許就是因此而來。

大明的工匠儲備是很足的,手工業也相當的發達,朱厚照畫的這些手術器械要打造出來不是難事,甚至於薄如蟬翼的手術刀片都不存在技術障礙。

唯一的麻煩來自於材料,明代可沒有不鏽鋼,而手術器械必須使用無毒無菌的材料,否則不僅救不了人,反而會殺人。

當然手術器械大多數都是一次性用品,生不生鏽並不重要,像手術刀的刀片,用高碳鋼就足夠了,打磨的足夠鋒利,用完就可以扔。

當然像鉗子、鑷子,針頭這些,還是得用不鏽鋼才安全。

不鏽鋼的生產朱厚照倒是知道一些,無非就是往鋼水裏摻鉻、錳、鎳這些稀有金屬,而且混合的鉻鎳合金具有不同的功能,至於摻雜的比例可以慢慢去試驗。

工業材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慢慢試驗積累原始數據才行,哪怕是失敗的數據也是有意義的,隻有這樣才能形成紮實穩重的工業基礎,否則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就算朱厚照能拿出不鏽鋼的配比數據,工人頂多也是照著方子來生產罷了,至於不鏽鋼背後的原理依然一竅不通,以後要生產更加複雜的合金鋼根本無從著手。

西方的工業之所以比後世的祖國要發達,根源就在於西方提前了一百多年來積累這些基礎知識,祖國要追上去隻能拚命砸錢,用數倍的人力物力去做試驗,去打基礎!

即便是這樣也要幾十年才能追上去。

因為中國在追的時候,西方國家並沒有停滯不前,他們也在使勁的砸錢研發更加高端的材料。

不鏽鋼短時間內是造不出來的,但是趙西峰那邊的人體試驗卻很快就會展開,所以朱厚照決定暫時用鍍銀的方法來打造手術器械。

銀太軟,打造純銀的手術器械不是好主意,但是在鐵製器械上鍍上一層銀,隔絕氧化作用,這樣就不用擔心鐵器生鏽引發的感染了。

當然鍍銀器械肯定會出現鍍膜掉落的問題,但這隻是個過渡期的工具,等到不鏽鋼的配方試驗出來之後,這種生帶有缺陷的醫療器械自然會被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