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吞噬大法(2 / 2)

“有大有小,實則本質是一樣的。”

“回過頭來說,合抱之木始於毫末,萬丈高樓起於壘土。”

“本來與你最為契合的靈決是明月樓的冰心訣。隻是既然你走了一條自創法門的道路,那麼便也沒什麼合適不合適一說了。對於你的想法,為師還是很開心的。”

“我便隻教你打坐,也是修道之人最基礎的納氣。”

靈決是每一個修道者引以為根基的基礎心法,區別於作為鬥爭手段的功法,它的作用便隻是提升境界,磨練道心,是不具備攻擊力的。

“保持身與心的放鬆,試著聆聽周圍的聲音,先將體內的氣呼出來,記得,一定要吐盡。對,就是這樣,然後再吸氣,也是一樣的,將氣吸至極點。同時,你的五感又要保持清新,心靈保持清淨。”

“接下來便是修道者與普通人的區別了。”

“在呼與吸之間,你的所有感覺既要鎖定外界,又要鎖定你體內的靈種。”

“可以這麼說,靈種之前是‘死的’,直到你將其喚醒,它才會具備煉氣的能力。將靈種喚醒的時間的長短,便說明了你的天資如何。”

“有天資好的,自然就有天資不好的。那麼如彌補其中的差距呢?”

“對,就是靈決,煉氣的法門。也就是提升自身煉氣速度的一種手段。這個我不會教你,你自己去琢磨。”

回憶至此,清風老祖教的便隻是這些東西。現在,加上《靈源》的深刻剖析,第二墨似乎察覺到了自己本身所存在的問題。

“我缺了靈決。”盡管六年修至結丹境的雛丹期已是駭人聽聞的事,但是這並不足以掩蓋第二墨的一個缺憾,他完全是靠著自己“天選者”的資質在修行,這並沒什麼不對,隻是天資再好,到了後期,沒有一個完美的靈決輔助的話,也隻會淪為平庸之輩。

《靈源》的作者發現近四萬年以來,無一人結丹完美。即他所見過的結丹境修士,體內丹丸都是存有瑕疵的。

而這,或許便是十國之內再無化神之上的原因所在。

根源在於功法。第二墨覺得這句話仿佛就是對他說的。

他放下書本,站於原地良久。

如何才能完美結丹?書中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靈決。換個角度想,其實也恰是鬼神王要告訴他的。

他總覺得清風老祖知道一些什麼,否則,他不會讓他來兩界山。

有些東西是禁不住深思的,一旦想得深入了,那麼連慕容子蓉的死都成了陰謀。

走出藏書閣,這世界給予第二墨的感受有了不同。外麵的弟子看著他,小聲竊語。

如今再去糾結這個世界的真假已經沒有意義了。第二墨騰空而起,朝著印象中兩界山的位置飛去。

山已不再是那座山,沒了迷霧的籠罩,呈現在眼前的不過是再簡單不過的一座小山峰罷了。兩界山不再。

第二墨對此並不感到意外。他降落在山峰上,隨手開辟了一塊平地,削了幾棵樹木搭建了一座小木屋,而後盤坐在裏麵。

一切須得重新開始。

《靈源》一書裏提及了“碎丹”一詞,想來跟前世的自廢武功是同一個道理。

但現在碎丹是不可能的,因為碎丹所帶來的後遺症,第二墨現在還承受不起。

即便他已經明了重修是必須要走的路,但連一部靈決都沒有,碎丹又有何用。在碎丹之前,他必須要有一部能夠使得他迅速“起死回生”的靈決,否則碎丹便是自尋死路。

對於第二墨來說,想要有一部上佳的靈決,並不是什麼難事,可是最終修得的依然隻是有瑕疵的結丹罷了。

想要無瑕疵的結丹,他就不能用這個世界的靈決。隻有一條路可走,便是自創靈決。清風老祖與鬼神王一直想要直接告訴他而不能說的事,其實就是這個。

閉眼的第二墨,沉浸在自己所曉得的武學海洋裏。

以武創法是一條有過先人探究卻無人成功的路,而第二墨所能仰仗的東西便是這個。

按著他的想法,武跟法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而他現在要做的是找出一部適合用來做藍本的武學。

一部完整的武學分心法與招式,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不過也有例外,如魔功吞噬大法,絕學鬥轉星移,屬於功法,心法即招式,招式即心法。

適合拿來做靈決的武學,自然是功法一類。

既然結丹有瑕疵,那麼將其彌補至完整即可。

人有缺而補不足,修道修的便是與天奪命。

那麼便以吞噬大法為藍本來創出屬於自己的靈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