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楊山兄弟(一)(2 / 2)

***元老張鈁,聞知大俠去世的消息極為悲痛,曾寫五言詩一首悼念他:

英雄出草莽,崛起河嶽間。獨力反清虜,叱吒十餘年。

幼本農家子,曾受饑與寒。賣犢買長劍,習射發其端。

百發皆百中,名以神槍傳。作客倚長銃,當蒙國士看。

結交托生死,為義遂揭竿。俠名遍中州,稱王伏牛山。

辛亥革命起,躍馬函穀關。都門五年羈,常感髀肉添。

辮賊鬧複辟,奮起舉義幡。為達靖國誌,脫籠走SC

夔門訓勁旅,立待摧凶頑。忽報將星落,風悲鼓角殘。

軍閥方肆虐,神州正騷然。倚馬為國痛,涕淚濕征衫。

孫殿英隻能算楊山兄弟的後輩。此人後來盜掘清東陵,臭名遠揚四海;抗戰時期降敵,做了汪偽政權的方麵軍司令;解放戰爭就擒於湯陰,臨死還摟著大煙槍。

孫殿英的老家是豫東的永城,原名孫金貴,他外婆嫌土氣,請人給他起了殿英這個名字,那先生還順手送他一號,名曰魁元,人稱孫老殿。

孫老殿的父親是個遊手好閑之徒,後來父親死於非命,娘倆流落街頭做了乞丐。

乞討中孫殿英感染了天花,雖然治好,但臉上落下許多大斑點,以至後來被人取一綽號叫孫大麻子。廟會是乞丐最喜歡去的地方。豫西的廟會了。孫殿英在豫西的廟會上結識了一幫三教九流,拜老賭棍曹洛川為師,不幾年出師,賭術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孫殿英駐紮北平時,軍餉不繼,他就把全北平賣的麻雀一一搜羅來,默記三日後還於商家。然後帶一卡車銀圓去與張少帥玩上幾圈,等到第二天回營的時候,一車銀圓就成了四車銀圓,如此再三,搞的北平城軍警政要無人敢與他過招。

孫殿英經江湖結識的一幫狐朋狗友介紹,很快他就加入了豫西極為盛行的會道門上仙廟道會。

當時這妖言惑眾的廟道在豫西還大有市場。孫老殿的師兄朱金剛有二十多個分廟,道徒近萬人。孫老殿不象朱金剛那般,去做請神跳大仙的事情,他是想借廟道的影響來擴張自己的勢力。

後來孫殿英離開毅軍到豫西拉杆子的時候,廟道鼓吹孫老殿是神仙下凡,為真龍天子之命,引得四麵八方道徒或捐資相助,或拖槍來投。憨玉琨將其招安,給個營長讓他做,嫌小,得了軍裝武器就跑回山裏;吳佩孚到HN給他做團長,還嫌小,得了軍裝武器又跑回山裏。等到吳大帥兵敗,鎮嵩軍重回豫西,孫殿英自己給自己的隊伍取了名字叫HN獨立旅,自己做了旅長,帶著一幫道徒手下南下淮西,沿豫皖交界東去,一路上打家劫舍,竟然膨脹到數千人。北上魯東投了張宗昌,張宗昌就讓他做了師長。

孫殿英治軍還是土匪那一套,下至馬夫火頭,都是叫他孫大麻子、麻哥。孫老殿專門養一幫大煙鬼,遇到戰事激烈,需要敢死隊了,給這些人每人一個大煙泡,還真拚命。孫殿英部隊廟道盛行,要在孫麻子手下做軍官,必先入廟道。

王天縱若為大俠,孫殿英可稱為妖人。

最可惜的是關老九,真名關金鍾,還有個名字叫關宗漢。

河陽大章人,世代農家雇農出身。關金鍾後來上楊山,與王天縱、柴雲升、張治公等人結拜為楊山十兄弟,排行來九,人稱都稱他關老九。

關金鍾年輕時做過幾天衙役。十八歲那年拉個一小股杆子。本錢小,白日為民,夜間嘯聚為匪,結伴到外地搶劫大戶,勒索錢財。

關金鍾自稱關公後人,為人俠義,搶劫所得錢財除弟兄們養家糊口外,自己決不任意揮霍。青黃不接之時,老九還發放糧錢給家鄉窮苦人家。漸漸名聲雀起。

每逢大年,初一老九必公開出麵在大章街頭招搖,隨身帶大批銀元,見兒童就給,名曰壓歲錢。正因為老九忠厚慷慨,且其不殺人,不放火,不**婦女,遂有“大仁大義關金鍾”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