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都是好的方麵,伯紀縣創立至今的這些日子裏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不好的事情,不說別的,就說伯紀縣的百姓主要是由來自整個大宋各個地方的災民組成的,有道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家都餓著肚子的時候隻會努力找吃的,但是吃飽之後由於各地的生活習俗不一,也發生過不少矛盾,最激烈的甚至發生過集體鬥毆的情況,不過一百名衛家軍往哪裏一戰,什麼毆也不敢在繼續鬥下去了,後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李綱眼光毒辣的把權利下放到秦老爺子身上,秦老爺子近七十歲的人了對於這種事卻一點都不含糊,解決的方法又簡單又暴力,直接去找布楚要了兩個衛家軍將士站在身後,反是看見因為地域問題互相爭吵乃至歧視的,就上去問一句還能不能好了,若是不能,直接逐出伯紀縣,永不容許再入伯紀縣一步,至於隨身的家當也可以一並帶走,伯紀縣甚至還可以再給一部分補貼,但是絕對不容許有這種人繼續留在伯紀縣之內,幾次三番下來,被逐出的人哭爹喊娘的想要回來,但老爺子狠了心了,隻說自作孽不可活,以後去了別的地方好好生活,然後多給了些錢財也就罷了,就這樣在老人家強硬的手段下縣裏的情況頓時好了很多,百姓們即便有爭執也絕不敢再涉及到對方之前居住的地域,不過一味的強壓也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李綱同時又命李善文在城中尋一些年長有能力者,給他們灌輸自己家人可以吵架甚至打架,但是絕對不能看不起自家人的思想,然後由他們回去之後再傳達開來,而且也在縣內的幾座學堂中教導那些孩子這樣的理念,百姓之間的事情是最好解決的往往也是最難解決的,過剛過柔都不是好辦法,然而在李綱的授意下,秦老爺子與李善文的一硬一軟之下,由於地域問題造成的矛盾被很好的逐漸化解消失開來,現在的伯紀縣內隻有一種人,那就是伯紀縣人,不管你曾經來自哪裏,隻要你在這裏住,在這裏安家,受了這裏的恩惠,那麼你就是伯紀縣人,這一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