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的時候依舊如此,七歲的時候學校還不許,這就讓夏暖的爸爸媽媽著急了,似乎想了各種辦法才好不容易的進到幼兒園。
因為身高原因不許進學校的事情,長大後的夏暖至今都沒有想明白原因,隻因為夏暖有個表弟,在一歲半的時候就進了幼兒園。
一歲半的小孩,能有多大?
也許,現在的幼兒園說成是托兒所更恰當一些,而以前的幼兒園那就真的隻是幼兒園了。
再次踏入村裏唯一的一所小學的時候,夏暖是以四年級插班生的身份進入到的學校。
那個時候的學校很小,也不像現在四周都是圍牆,像個牢籠一樣,那個時候很自由,似乎就隻是在大自然中上課一般,也有操場,有教室,隻是如今的圍牆,那個時候卻是樹林,鬱鬱蔥蔥。
夏天的時候,下課鈴一響,同學們都是飛奔出去,隻為找一個有樹蔭的地方,可以跳橡皮筋,可以跳房子……
冬天的時候,跳橡皮筋的,跳房子的都選擇在屋簷下,也隻有在大雪過後,操場上才會歡聲笑語一片。
剛剛轉校的夏暖並不感到孤單,很快的就融入了集體的生活。
那時候跳皮筋需要有橡皮筋,而去開服裝廠的爸爸媽媽他們並不會缺這些,因此很多的時候,夏暖都會那一卷橡皮筋來分給大家,也許正因為如此,夏暖在新的環境下並沒有任何的不適應。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同村同組有三個女孩兒和她是同一個班級,因為幾人是一個村的,幾家離的也不遠,夏暖每次回來看爺爺奶奶的時候,都會和他們幾人玩,因此幾人並不陌生,感情也還不錯。
同村的三個女孩中,小珍的年齡是最大的,整整比她們三個長了一歲,而另外的兩人是堂姐妹,姐姐千柔,妹妹千亦。
千柔比夏暖大了兩月,而千亦亦必夏暖笑了兩月,也許是小珍的年齡最大,因此在她們幾人的麵前多數都是以保護的姿態出現。
在夏暖的記憶中,記得最多的就是班裏的女生了,也許是因為經常在一起玩的原因,但也不代表沒有任何一個男生出現在她的回憶裏。
夏暖的記憶中有兩個印象比較深刻的男生,一個叫林凡,一個叫許誌浩。
對於林凡的記憶,還要追朔到幼兒園時期。其實在那時候夏暖的記憶中早已經忘記了有這麼一號人物的存在,隻是沒想到卻在第一次碰到那個男生的時候被他刻意的提起來了。
雖然夏暖的家境不是很好,但是父母卻都是十分的疼她和夏涼,也十分的寵他們,他們想要的,在父母能力範圍之類的,也都會盡量的被滿足。
而林凡,以現在的話說就是官二代,雖然父親隻是他們村裏一個小小的幹部,但也不亞於現在一個省級的省長,畢竟是村裏直接接觸的幹部,因此家裏的條件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對於夏暖家來說要好的很多。
而他有的很多,都是夏暖所沒有見過,所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