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一縣長自殺殉國
舊聞
寧夏省寧朔縣縣長牟鳳鳴,早年服務甘肅教育界頗負時譽,後來投筆從戎,矢誌革命,備著勳勞。
此年以來,痛心國難,深受刺激,時與人慨談國事,輒高吟嶽武穆《滿江紅》詞,聲淚俱下。
今年奉命出任寧朔甫半年,勤政愛民,成績卓著。近似時局日非,竟憤不欲生,遂絕食數日,複於6月25日下午4時投入縣府附近惠民渠中,幸為公役所見,竭力營救始慶更生。省府馬鴻逵主席聞訊,甚為感動,特令牟氏晉省調養,當麵加以勸慰。牟意始稍轉。因寧朔縣民紛紛來省迎其回任,馬主席以民意所歸,不便強留,乃囑其回寧朔安心服務。不料牟氏前念未泯,死心已決,歸後又於7月2日午刻潛赴縣南龍王廟前,脫去衣帽縱身入河。及縣政府人員發覺縣長失蹤,派人四出尋覓,果在龍王廟前發現牟氏遺物。旋於衣袋中撿得絕命書一紙,始知已投河。惟水流迅急,屍體已漂沒無蹤,迄未撈獲。
牟氏為官清廉,身後蕭條,聞省府當局及牟氏生前友好,擬代據情呈請中央,優予撫恤,並將於日內舉行追悼大會。
茲將牟氏所遺書節錄如下:亡國之禍迫在眉睫,鳴不忍視吾黃帝子孫淪為他人之奴隸牛馬,甘願投河殉國,喚醒國人,寧為刀頭鬼不做亡國奴,庶有力圖挽救、收複山河之一日。牟鳳鳴遺筆。
(1935年7月16日天津《大公報》)
◆點評:其誌可壯,其情可憐。倘若能喚醒國人,其死無憾。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兩個重大美國間諜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軍事審判庭最近審理了兩批美國間諜在我國進行陰謀破壞活動,危害我國安全的重大犯罪案件。
第一個案件的罪犯是美國中央情報局駐日本厚木的間諜機關間諜特務分子約翰·托馬斯唐奈和理查德·喬治·費克圖,以及美國間諜機關空投到我國大陸的特務分子許廣智等共11名。唐奈在1952年春親自訓練和挑選了中國籍特務分子,編成“文隊”和“沈隊”,分別空降到中國吉林省、遼寧省,進行恐怖破壞、情報搜集、組織武裝暴亂等活動。並派特務李軍英空降在吉林省進行聯絡和視察“文隊”活動情況。1952年11月29日晚,唐奈同費克圖乘美國飛機偷入我國東北領空,在聯絡和接濟空投在我國境內的特務分子,並企圖把李軍英用飛機接回彙報情況時,被我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部擊落捕獲。
第二個案件的罪犯約翰·諾克斯·阿諾德是美國間諜聯隊“五八一空中補給與通訊聯隊”的上校司令官。這個聯隊的主要任務是向中國和蘇聯空投間諜特務、供給間諜特務補給物資和保持通訊聯絡。1953年1月12日,阿諾德率聯隊人員偷入遼寧省境內上空,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擊落,除3人當場斃命外,其餘11名全部被捕。
這些罪犯是美國侵略者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破壞的直接執行者。最高人民法院軍事審判庭依法對他們判處死刑、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1954年11月24日《人民日報》)
◆點評:嚴厲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和和平建設事業的間諜活動,中國的立場向來是堅定的。
今年全國又有十六萬多名工農兵被選送上大學
在“批林批孔”運動普及、深入、持久發展的大好形勢下,今年全國又有16.7萬多名有實踐經驗的工農兵被選拔上了大學。
這些大學生中許多都是原單位“批林批孔”的積極分子,是抓革命、促生產的骨幹。天津鐵路分局天津站工人理論小組成員、客運服務員李亞東,平時認真看書學習,熱愛本職工作,在“批林批孔”運動中積極克服困難,參加研究儒法鬥爭和整個階級鬥爭的曆史經驗,為現實階級鬥爭服務,受到群眾的好評,這次被推薦上了南開大學曆史係。
經過“批林批孔”,各地更加重視選拔優秀的女青年上大學。上海女青年孫婷,來黑龍江擔任連隊衛生員後,全心全意為連隊戰士服務,還滿腔熱情地為附近公社生產隊的貧下中農防病治病,幾年來刻苦研究醫藥知識,基本上掌握了各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防治方法。“批林批孔”運動中,她和另外兩名女知識青年組成一個小分隊,用自己在邊疆鍛煉的經曆,深入批判林彪誣蔑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變相勞改”的罪行,帶動各連隊知識青年踴躍投入“批林批孔”的戰鬥。這次連隊戰友一致推薦她上了北京醫學院。
今年,新疆、西藏、內蒙古、寧夏、廣西等自治區,還有一大批少數民族青年被選送上了大學。另外,今年招收的工農兵大學生中,還有歸國華僑青年。他們有著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熱切心情,朝氣蓬勃地進入社會主義的新型大學。
(1974年10月15日《河北日報》)
◆點評:“工農兵”和“大學生”本是兩個沒有必然關聯的名詞,卻因為政治運動而強行結合在了一起,也算是“文革”的一大“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