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書房內透徹心扉(2 / 2)

“至此,吾便想著著書立說,安頓一生,卻不知汝又從西秦趕來,偏偏還是西秦的王,西秦人人愛戴的王,正所謂害人不可使人傷,故而吾並未有加害之心,吾隻想與妹妹安穩一生,許她一個安穩的家,汝來便亂之。”

“今芸兒對汝確實有意,但秦乃諸國之敵,而今燕趙齊為弱,楚為強,楚帝漢王隱而不發,衡山王又在其間,當若何?始皇帝雖一統六國,然無非是六國混亂,韓亦是如此,皆為過去之事,吾便不提。”

“在此之後,各國勢力蜂擁而起,吾雖隱在山間,其中諸事亦是祥知,若是開戰,秦國未必是天下的對手,否則也不至於秦君丟盔棄甲,流落於荒野之內。”

“總而言之,吾知你對吾妹之情,怕的是你無護吾妹之周全啊。”張良緩緩地說道,總算是把心中的事情說了出來。

他也知道胡亥和芸兒是真心相愛,他怕的是秦國是眾矢之的,胡亥難以護她周全,待時總算真心相愛,卻淪為共赴黃泉,有何用也。

胡亥聽了張良的話遲遲沒有開口,他自己也有些茫然,或許真的難以護她周全吧,但是他秦國還不至於這麼弱吧。

“汝無話可說耶?”張良有些無奈地反問道。

哪知道胡亥當即擺手,“非也,吾覺得秦並非先生所言如此之差,先帝在世之時,任用趙高,追求長生,以至於秦製廢弛,百姓離亂,天下猶如水火,以至於今日之事。”

“但事尚有轉機,秦滎陽尚在,函穀關未破,燕趙齊三國內政不和,武侯獨當一麵,霸王與楚帝兩人隻能存其一,秦若久攻不下,項羽定會廢楚帝,待時人心難以聚合,楚難成大事,漢王在九江,中間有衡山、臨江,暫時不可擔憂,況巴蜀之地有章邯、王離之輩,漢王怎敢掉以輕心,楚漢外和內亂,久必顯於外,此等隱患諸多之地,足以讓秦爭取時間,秦相扶蘇任慧愛民,蒙毅嚴軍法,倒也與扶蘇兄長相得益彰,此等諸多,秦何患之有,當初滅六國者六國,今亦如此。”胡亥也不知怎麼竟然長篇大論許久。

而旁邊的張良聽罷竟也不覺頷首,有些好奇地看向胡亥,“此言皆是你心中所想,亦或是你有所察?”

“皆是吾心中所想,況吾為一國之君,自然是要知己知彼,吾何嚐不想恢複先帝之疆域,每日夙夜憂心,不過是希望早成大器罷了。”胡亥悵然若失地說道。

張良並未言語,他曾經也聽說胡亥的為人,趙高為師,本以為是個昏庸之君,這幾日見他倒也和氣,今日又聽他高談闊論一番,更加改變了他心中的看法。

許久方才沉吟道:“汝真望統禦四海?”

“先生欲相助耶?”胡亥頗為好奇地看著張良。

然而旁邊的張良隻是稍微抿口溫茶,隨即又將目光移到了竹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