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對於水軍的野望(2 / 2)

在演義之中,劉備荊州依附劉表,蔡瑁說:”劉備先從呂布,後事曹操,近投袁紹,皆不可克終。”這句話有兩種意思,一是劉備為人不忠,幾易其主,不能收留他。二是劉備有野心,不會寄人籬下,不能與之共事。第二點非常有見地,劉備是一世的梟雄,有遠大的抱負,確實不會寄人籬下,從這一點看得出,蔡瑁其實很有見地,而且看事情很精準,何況後來曹操命他為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封漢陽亭侯,赤壁之戰封為水軍都督,這時就可以看出,蔡瑁在領兵作戰方麵,也有相當的可取之處,尤其是水軍。不然以曹操的智慧,是決不會讓草包來擔任這麼重要的職務的。

再說後來赤壁之戰周郎費盡心思想殺的人,除了諸葛亮,就是蔡瑁群英會那麼大的排場,不惜讓蔣幹看到江東軍營的情形,就是為了消去蔡瑁這個心頭之患。權衡下來,殺掉蔡瑁利大於弊,可見蔡瑁的能力,連周郎都不能輕視,如此來說,這蔡瑁的本領其實不弱,這也是為什麼劉岩想要拿下蔡瑁,而不是隻想殺了他的原因。

“大王既然有此言,那詡便說兩句,蔡瑁此人生性驕豪自喜,而且蔡氏一族為荊襄大族,當年劉表初至荊州,使即以蔡瑁為輔,蔡瑁姊為劉表後妻,是以蔡瑁以親見任,想要劉表懷疑蔡瑁卻並不容易,臣到是有一計,不如以蔡瑁妻兒為手段如何?”賈詡一臉的微笑,對於所說的手段毫不以為意。

不過劉岩卻沉吟起來,自然能明白賈詡的意思,所謂以妻兒為手段,其實就是派人劫掠蔡瑁的妻兒,自然不是說用這種手段威脅蔡瑁,但是卻是用這種手段蒙蔽劉表,試想如果蔡瑁妻兒落在劉岩手中,在將風聲放出去,然後在挑撥劉表和蔡瑁的關係,才會有可能讓劉表懷疑蔡瑁,至於具體的手段那就要再說了。

點了點頭,劉岩嘴邊也泛起一絲冷笑,並沒有反感這種手段:“那好,我這就讓暗間營啟動,並且讓洛寒派出人手去劫持蔡瑁的家人,到時候文和就來操縱這件事就好了。”

賈詡點了點頭卻並沒有在說什麼,心中自然有了計較,隨即劉岩便傳出命令,啟動了暗間營在襄陽的勢力,並且讓洛寒的暗間司派人去動手,對於暗間營和暗間司來說,最精擅的便是這一類事情,自然不會有什麼意外。

且不說這邊的情形,在新野城外幾裏處紮營的蔡瑁此時卻正在天人交戰,本來以為水軍援軍已經感到新野於張允彙合,那樣的話,新野自然不會輕易淪陷,但是如今看來,水軍的援軍應該是沒有趕得及,或者是出了什麼問題,這就不是蔡瑁所能猜測的了,但是有一點,那就是新野完了,那麼下一步蔡瑁就要早作打算了,對於攻城,蔡瑁沒有太大的伴我,借著城池之利,憑著強悍的戰力和精銳的防守器械,蔡瑁想要攻克新野,隻怕是不太可能,何況蔡瑁來此之前根本沒打算做攻城之戰,也沒有攜帶攻城器械,攻城不行,那麼隻剩下撤退了,不然呆在這裏時間久了,說不定會出什麼事情,萬一到時候鄧縣再出問題,那可就麻煩了,哎,本來一場好好地勝利,卻又許多意外算計不到,便落得如此下場,蔡瑁也是徒歎奈何。

讓大軍休整了一番,在第二天的早上,蔡瑁並沒有攻城,而是很明智的選擇了撤退,大軍啟行,於那五千軍彙合,便朝陰縣築陽方向而去,如今朝陽被打水包圍,兩萬大軍已經不能通行,不過蔡瑁好像忘記了一個人,那就是被困在山中的蒯越。

麵對荊州軍撤退,劉岩並沒有追擊,蔡瑁詞句雖然真心的是撤退,但是如果新軍出城的話,蔡瑁也敢和新軍戰於荒野,在荒野之中一戰,誰勝誰負也還是說不準的事情,所以劉岩並沒有追上去,當然新軍如今也已經很疲憊了,也必須要休整一下。

而此時,那個被遺忘的可憐的蒯越卻是頗為煩惱,洪水將小山周圍全部化作澤國,所以蒯越就被完全困於山上,但是沒有躲過新軍的探查,就在那五千軍離開之後,龐統就派出五百軍,乘坐小船直撲小山而去,便是要拿下蒯越,這等人物少一個,將來對付荊州就會少一分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