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政治運動中的困惑(2 / 2)

隨著政治運動的頻繁開展,茅盾盡管不熟悉,不理解,但還是在一定場合下,不多不少地表態,如《必須徹底地全麵地開展對胡風文藝思想的批判》、《三年來的文化藝術工作》、《必須加強文藝工作中的共產黨領導》、《提高警惕,挖盡一切潛藏的敵人》、《明辨大是大非,繼續思想改造》、《洗心革麵,過社會主義關》等,都是在各個政治運動中的表態文章。如對丁玲的粗暴批判中,茅盾內心十分痛苦,丁玲是茅盾在平民女校和上大講課時的學生,對丁玲的了解,莫過於老師了,丁玲的每一點成績,茅盾心裏都清楚。但在1957年全國性的批丁、陳(企霞)時,一下子把丁陳打成反黨集團,對此,茅盾大惑不解,丁玲怎會反黨?但茅盾作為文化部長,不能不講話,又不能昧著良心講話!因此,他在1957年8月3日作協黨組擴大會議上,作了《洗心革麵,過社會主義的關》發言,他說:“我不明白丁玲為什麼不願意徹底坦白交代,回到黨的懷抱,洗心革麵,而寧願這樣背著沉重的精神包袱?難道她不感到精神上痛苦麼……”實際上,茅盾對丁玲是了解的,因在位上,不得不發言。但是,即使像這樣的違心發言,後來茅盾也是能避則避,拒絕寫文章。在8月3日發言後,他以有病為由,拒絕寫批判文章。並寫信給邵荃麟,請他出麵給有關部門打招呼,不要來向他催寫稿子。

邵荃麟接到這封信後,在信末批示“請告《人民日報》等不要去催促。”從這封信中,也可看出當時茅盾對政治運動中整人的困惑和痛苦心情。

今天,盡管當時的曆史印痕,無可避免地在茅盾的文章、講話中體現出來。但從曆史角度看,仍可作這樣的曆史解釋。

1961年12月,茅盾偕夫人孔德沚去海南島避寒,在困惑中尋找輕鬆。從海口走東路,經萬泉河、東山嶺,到三亞市,後又經通什返海口,海島風光,熱帶情調,給在繁雜的政治生涯中忙碌的茅盾莫大的慰藉!

這在當時,確是難得的日子,據說,茅盾夫婦的海南之行,是自費的。

新中國的多難,政治風雲起伏,茅盾經曆了許多連想都想不到的各種各樣的運動,身在位上,既困惑,又無奈。和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共同走在艱難的創業道上,奉獻出自己的心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