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湯姆.霍珀:執導《國王的演講》的五個秘密(2 / 2)

秘密魔法四:讓演員的肢體“說話”

“傑弗裏·拉什在法國巴黎學過啞劇,所以具備出色的身體語言。他當初在百老彙表演的《國王出走》(Exit the King)是形體表演的大師級作品。所以拍他的時候我經常會先從近景開始,然後發現‘他手部的表現太好了,可我鏡頭沒拍到’,然後我把鏡頭拉遠一點,然後又發現‘這鏡頭真不錯,可他整個身體輪廓的張力卻拍不到了’,最後我就幹脆直接給個遠景,來盡情捕捉他的肢體語言。”

“通過這件事,我開始想利用科林·法斯的肢體語言。他有沒有可能創作出一種隻屬於伯蒂的特有輪廓?科林是個將近1米9的大個子,隨便一站就有一種挺拔和自信,我能不能讓他通過肢體語言將這種自信‘摧毀’,給人一種自卑自尊混合的感覺?比如說讓他坐沙發的時候選擇最旁邊的位置,就好像要在扶手上尋找安全感一樣。這種事情經常發生——你看到一個演員表現出某種特定的表演方式,你就會想,能不能讓另一個演員也能表現出來,使他們產生一種平衡。處理這種行為和本質的互換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秘密魔法五:適當操縱演員

“我在拍攝《國王的演講》時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安排,就是在表現亨喬治六世在公開場合因口吃無法進行流暢演講時,用鏡頭的位置影響演員的心理狀態。有人說我是用魚眼鏡頭拍攝的,其實不是,當然我的鏡頭確實比普通鏡頭取景範圍寬一些。在拍攝的第一天,我的鏡頭離科林的臉部大概是45厘米,這段戲一共10分鍾。我想把他第一天開拍的緊張感滲透進他的表演中。”

“我當時想,口吃有點像帶著壓力生活,所以我盡一切努力增加科林的壓力。在第一天的第一場戲裏,我就讓他拍了大概整部電影中10%的鏡頭,其實這是個很大膽的嚐試,不過我的直覺告訴我要利用這種壓力,而他確實做到了。”

“演員對於拍攝現場其實非常敏感,他們隻要一走進片場就能感覺到來自各方麵的信息。我當初和另一名資深導演伊桑·科恩聊天的時候,他說‘我從來沒給演員導過戲’,可我卻並不以為然。因為科恩兄弟片場的布置、藝術感覺、鏡頭的位置以及其他演員的安排會讓一個好演員馬上就能從中感受到與其他導演不一樣的氛圍,這其實也是‘導戲’的一部分,隻是導演沒有親口說出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