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年“大片”特別多(1 / 1)

特別策劃

作者:朱玉卿

2011熱點影片掃描

國內電影業2010年票房“破百億”,但與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消息比起來,前者邁出的仍然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到2011年底,國內的銀幕總數將超過7000塊,在終端具備一定規模的情況下,作為創意產業的龍頭,電影內容和製作質量的重要性將再一次凸顯,而各路“大片”也將粉墨登場。

本土製作

剛剛過去的2010年,國內三大導演“張、陳、馮”史無前例地短兵相接。 2011年,這樣的好戲或許很難再現。從張藝謀的搭檔張偉平喊出“10億票房”的聲勢看,《金陵十三釵》極有希望“一枝獨秀”,至少在“霸氣”上不會輸於《讓子彈飛》。但中國的電影市場一向難以琢磨。2011年是建黨90周年,又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影集團打造的《建黨偉業》,電影版《辛亥革命》很有可能成就巨額票房。而上影集團重磅推出的《神奇Amazing》已經早早鎖定暑期檔。這幾部影片均為本年度“新科狀元”的有力爭奪者。

當然,觀眾和業界更願意看到百舸爭流的局麵,畢竟這樣才能促進整個產業的升級,而且2010年也已經有17部國產片拿到“過億”的成績單。2011年,甄子丹主演的《關雲長》、《武俠》,目前正在趕拍的多個版本的《鴻門宴》、張紀中執導的《美猴王》、徐克執導的《龍門飛甲》、吳宇森執導的《飛虎》、周星馳執導的《太極》,命運多舛的《無人區》以及《桃花與密扇》、《新倩女幽魂》等,均有望成為“百舸爭流”的種子選手。

引進片

2010年開年,《阿凡達》近14億元的票房讓業內反思國產影片的“低幼”。 這一年, 60部左右的進口影片與260部國產影片在內地大銀幕上展開角逐,兩者幾戰成平手。今年雖沒有《阿凡達》,但目前初步計劃登上國內大銀幕的進口大片不乏《加勒比海盜4》、《變形金剛3》、《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碟中諜4》等具有大批中國擁躉的大製作,而且這些影片大多攜3D和IMAX版本。據悉,2011年有望在國內上映的3D、 IMAX版影片近20部,這其中也包括《功夫熊貓2》、《賽車總動員2》等盯著暑期檔的動畫大片。到3月底,國內可以投入運營的3D影廳有望達到2000多個,其中IMAX影廳將超過40個。此外,在新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中大出風頭的《社交網絡》,以及熱門影片《挪威的森林》等很可能在今年被引進。而有《怪物史瑞克》外傳之稱的《穿靴子的貓》以及《丁丁曆險記》、《藍精靈》、《裏約大冒險》等口碑頗佳的動畫片也被發行公司看好。

這些進口大片將與本土影片在國內的6000多塊大銀幕上進行激烈博弈。

重點公司2011藍圖

新年剛過,不少電影企業紛紛發布新一年的“發展大計”。

中影公司則已搶在年前組建中影股份公司,國有電影企業上市的先例有望在今年出現。上影集團不甘落後,年前其掌舵者任仲倫已向媒體表示,計劃收購美國的部分優質影院,並把上市目標重申了一遍。其主投的《神奇Amazing》也把國際市場放在重要位置上。華夏電影公司組建城市院線的計劃終於在年前獲批,今年有望進入實質性運營,充分釋放其作為發行公司的優勢,發力終端。民營企業領頭羊華誼兄弟雖放風說要把重心放在電視劇方麵,但2010年三部影片創下超過15億元票房的業績讓外界對其繼續在電影方麵發力深信不疑。 剛剛登陸納斯達克的博納影業集團從參投和發行《大笑江湖》中嚐到甜頭,今年將製作發行包括《龍門飛甲》在內的16部影片。光線影業在2010年鹹魚翻身,特別是《花田喜事》和《全城戒備》的意外成功堅定了其在今年繼續大顯身手的信心。今典集團去年發布的10多個製片計劃中,《無極限》和《藍色骨頭》目前都已經拍攝完畢,而且其院線發展也進入快速道。小馬奔騰借助《劍雨》在電影界站穩了腳跟,今年的電影版《將愛情進行到底》再次顯示其在項目選擇和市場跟進方麵的成長之快。

合拍大片

2011年,中國主導的國際大製作影片將成為突出看點。比如因聯和德國、西班牙等地企業投拍首部手繪3D動畫影片《熊貓總動員》而名聲鵲起的電影界的新兵北京億商傳媒,將用《變形金剛》的團隊打造魔幻大片《封神天下》。而因《80’後》而涉足電影業的新原野傳媒則請來《泰坦尼克號》的團隊為其新籌拍的電影掌舵。橫店影視製作公司首次主導拍攝的奇幻大片《尋龍奪寶》將於3月上旬上映,其幕後班底是《哈利·波特》係列及《金剛狼》的特效團隊,男主角是《侏羅紀公園》的主演。國外大牌的電影人甘願為中國電影企業“打工”,看中的也是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