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宮》:似曾相識,紅得有理(1 / 1)

觀點

作者:天好

春節期間,《宮》創造了收視奇跡,高開高走,收視率2.7%左右,收視份額近12%。

但贏了收視,口碑卻被附上了抄襲的罵名,不過聲稱讓口水飛一會兒的人,仍然在邊罵邊看,似乎這就是“於正效應”。

作為影視人,我們需要詰問自己:與其說於正的劇情或台詞有似曾相識之處,不如說是否於正就是那個擅於利用影視規律的人?

比如“有錢公子+苦難平凡女+歡喜冤家”,這個柴智屏創立的收視率公式,既然屢試不爽,為何不可推廣利用呢?再比如,“穿越”這個字眼,是幾年前的流行語,但是運用到古裝偶像劇中,並將今人穿越到古代,又將古人穿越到現代的作品目前並不多見。

沒錯,在《宮》裏我們的確可以看到《流星花園》、《還珠格格》甚至《越獄》的影子,但是,正因為如此,才促成了這部令人身心愉悅的作品,它聰明地選取了“九子奪嫡”這一段風雲變幻的曆史時期,同時又折射出現代人的生存觀:最初的晴川也許是個小燕子式的小人物,但當她在宮中被各種陰謀、心計不斷包圍後,就迅速成長起來,從宮女變成八福晉的過程更像一部古代版的杜拉拉升職記。

《宮》的原名為《宮鎖心玉》,並不是湖南台自製偶像劇,但要播出時,湖南台建議將名字換成《宮》,一來簡單明了,二來可以同韓劇《宮》混淆,提高收視率。芒果台的商業操作模式顯然已成熟到見縫插針,絲絲入扣。

但我不得不說,有些“雷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首先劇情與唐人電影買下的桐華小說《步步驚心》撞車,以至於唐人電影對於正的“抄襲”很是不滿,雙方就此大打口水仗。

其次,角色定位與《流星花園》有極大相似性。再者,許多台詞似曾相識,如四阿哥說:“想哭嗎?抬頭就可以不讓眼淚流出來了”。想當年杉菜差點被人強暴時也是花澤類出手相救,說,倒立的話眼淚就流不出來了。

另外,由於輔線較多,就結構而言,劇情節奏時有中斷。穿越在前幾集還有體現,晴川還老想著畫小樹林再穿越回去,後來根本就忘了這茬事了,最後用得著時才又想起;素言與晴川這兩個女主之間幾乎沒有事件上的交集也是一大遺憾。

但是瑕不掩瑜,《宮》紅也自有它紅的道理:演員陣容討人喜歡、劇情與時俱進、同時還能教你一些非常實用的東西;帥氣的八爺和執著冷靜的四爺,以及打情罵俏又帶點看上去很有哲理的人生觀的苦難戀,再加上麻雀變鳳凰的浪漫公主夢,都給人積極溫暖的力量。

本劇最大的魅力是個性化的人物:素言明知得不到仍然堅毅付出的悲情命運;愛僖嬪的男人為她當了太監,她愛的男人死在了她的手上;德妃的綿裏藏刀;老四和老八也是“亦正亦邪”,老四想當皇帝是為了天下,老八奪王位純粹是為了保護晴川……更重要的是,晴川的穿越讓宮中上下人等最終明白了一個關鍵詞——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