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上預約報賬模式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探討(3 / 3)

(三)健全財務製度體係

1.健全內控製度

內控製度是保證信息真實可靠的措施,完整的財務報銷係統需要完善健全的製度體係作為依托,做到製度全麵化、公開化、完善化。在新的報銷模式下,建立網絡財務下的業務流程、操作規程、電子檔案管理製度、權限分工製度、係統維護製度等內控製度,加強對身份識別、權限控製、操作監控記錄、信息加密等薄弱環節的控製,是財務基礎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財務管理信息質量、資料安全的重要保障。

2.完善服務延伸製度

延伸網絡使用的地域性及空間性主要體現在:對校內,通過校園網實現財務網絡係統和辦公、門戶等功能進行信息對接實行一體化管理,為高校財務提供多元化信息。如:與資產設備部門實行網上對接,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實現資產總賬及明細賬的一致性;與人事部門的人事勞資管理數據庫對接,減少人員信息、工資重複錄入工作量;與學院部門共享財務數據,強化預算執行。對校外教職工,通過INTERNET協議篩選端口或利用校內網絡部門申請專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軟件功能的拓展實現校外用戶校園化。

(四)創新財務組織形式

1.建立矩陣型的財務結構形式

傳統的財務組織結構形式通常包括財務會計一體化的組織形式和財務與會計機構分立的平行組織形式兩種。這兩種組織形式在不同的時期,對不同規模的高校財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監督和促進作用。由於新型報賬模式的出現,報賬員製應運而生,需建立矩陣型的財務組織形式進行管理,即一個報賬員有兩個直接上級,其中財務部門負責對報賬員的業務指導培訓,學院部門負責安排具體業務和人事管理的組織結構。報賬員主要負責學院部門經費的報銷及部門教職工報賬的業務指導、對單據進行財務事前預審,報賬員充當一個中間紐帶,有承上啟下作用,與財務部門溝通,同時處理好與職工、財務的關係,實現部門間的協作及交融。通過報賬員的預審,大大提高了會計的準確度,減少了退單處理的工作量。

2.合理進行會計機構設置

在網上報賬模式及產生的新的財務組織結構形式下,財務前台後台分工模糊,前台功能弱化,後台功能加強,網上資金支付成為資金管理的焦點,會計機構的設置將體現財務管理的重心。財務部門可成立會計核算中心、財務中心、資金管理中心三個中心進行服務管理、績效管理、資金管理。具體體現在:會計核算中心負責審核、記賬、培訓,財務中心負責預決算及績效考核,資金管理中心專門負責資金集中、調度、核對管理。

(五)加強會計監督體係

1.健全基礎管理機製,加強財務信息的風險防範

在知識經濟的網絡時代,財務數據依賴於網絡,網絡的穩定、高速也是會計監督工作的一個方麵。在監督體係方麵,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監督體係,充分利用財務分析數據,采取財務風險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應對措施,防範學校發展中存在的風險;在會計人員方麵,通過建立崗位分工、授權審批等約束機製,更新風險理財觀念,防範財務內部人員風險;在網絡安全方麵,通過利用WEB服務器、數據加密、防火牆等對網絡安全維護,防範外部風險。

2.財務信息控製係統與預算控製係統相結合

預約報賬單據填寫的規範化、業務審批流程化、財務審核的透明化與信息質量息息相關,網上預約終端、財務處理係統、網銀支付係統三者的規範對接,使經費預算控製由管理貨幣資金到管理網上銀行賬戶,由控製預算到控製信息,由管實到管虛。通過建立項目查詢、製度查詢及報賬溫馨提示等網上信息查詢係統方便報賬人進行經費預算控製,以預算強化財務報銷,以財務報銷促進預算管理。

3.加強內部審計監督

實行網上預約報賬,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對重大項目和經費使用的過程監督及經濟責任的監督、審計;接受師生及社會對物資采購、招標“三公”原則的再監督;隨著銀校通業務及公務卡的推廣,從源頭上杜絕不真實的業務活動產生,增強信息透明度,減少腐敗現象。

(六)建立以預算管理為核心的績效考評體係

建立以經營為理念、預算為核心、績效為著力點、教育經費為內容的績效評價體係,緩解資源的有限性與需求的無限性間的矛盾,將有效資源的配置與績效考核目標掛鉤,實現績效管理與經費過程管理的融合,由管理資金到提高資金的績效。績效考核體係主要從定量與定性兩個方麵來進行,定量方麵包括教育經費結構配置比率、教育經費投入產出率、資產利用率、人力資源成本率等財務信息指標;定性方麵包括師生滿意度、科技創新、風險控製等非財務信息指標。通過拓展財務工作的空間及財務管理的內涵,獲得管理者的支持與報賬人員的信賴,讓財務工作更上一個台階。●

【參考文獻】

[1] 李敏,吳應宇.網上預約報銷在高校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財會研究,2012(1):56-58.

[2] 陳東霞.淺淡高校財務預約報賬係統的構建[J].會計之友,2012(12中):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