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看!”劉璋也不多說什麼,把手中的書信扔在了張鬆的臉上,張鬆一臉莫名其妙拿著書信看了起來。
當他看到這份書信以後,也和劉璋一樣汗流浹背,劉璋的汗流浹背是因為我的獅子大開口,而張鬆的汗流浹背則是做賊心虛。
張鬆手上的這份書信是他寫給我的,張鬆這個人人品不咋樣,辦起事情來卻一點也不含糊,這份書信也是張鬆在私下的時候向我秘密會報情況的書信,在證據確鑿之下,能言善辯的張鬆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張鬆啊,張鬆,你好大的膽子,竟然瞞著我與劉備私通信件泄露益州的機密,來人那,把張鬆拖出去斬嘍!”劉璋昏庸不假,但劉璋不是笨蛋,張鬆的筆跡劉璋也是知道的,在證據確鑿之下,要是劉璋再做不出一個正確的判斷,恐怕益州也早就變成張魯的囊中之物了。
處理完張鬆之後,劉璋變得心急起來,以前劉璋說什麼也不信我會對益州起窺測之心,但是事實擺在他的麵前,這讓他不得不信。
“各位,劉備欲得我益州,該如何是好?”劉璋這個人,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和他的父親劉焉比起來,這位劉璋可就差的遠了,因為漢中之地不服管製,這劉璋竟然把張魯的母親殺了,從此以後他也和張魯成了仇人。
“為今之計,當堅守隘口,不放劉備入蜀,又或可堅壁清野,劉備軍糧草用盡自然走投無路,到時候將軍就可以率軍擊潰劉備。”劉巴看著現在劉璋六神無主的樣子,很是失望,郡主做到劉璋這份上的,還真是少見。
“子初所言甚善,可以從之,諸位大臣還有什麼建議麼?”
“臣附議,臣附議……
益州的各個隘口在第一時間收到了抗擊了我軍的命令,益州軍隊的反應速度還算是比較快的,張鬆這件事情東窗事發後,在益州參加廷議的將領們回去後做出了一個張略部署,益州的各個隘口也在第一時間禁止一切閑雜人等進入,周圍原先屬於友軍的部隊,也開始撤出了陽平關的地界。
由於缺少張鬆的內應,我們對於這個消息還蒙在鼓裏,要不是法正和孟達提前得到風聲通風報信,我們還要被瞞的更久,在一切準備就緒後,劉璋也像我們做出最後通牒。
劉璋的來使意思很簡單,要麼我們自己撤出陽平關,要麼戰爭,劉璋強硬的態度也讓我們覺得事態非常嚴重,在我們幾個頭腦的商議下,陽平關上的我軍也開始了相應的戰略部署。
雖然有些倉促,但是這個攻打益州的借口總算是有了,古時候的戰爭講究的是師出有名,在將領的動員下,陽平關上的我軍也明白了這個嚴峻的情況。
當然,我們肯定不會傻的和士兵們說實情,在我們的修飾下,這件事情也演變成了益州方麵克扣軍餉,關閉隘口阻止我們行動的惡性事件,在群情激昂下,陽平關上的我軍也開始了向益州挺進的步伐。
益州兵變,曆史因為我的到來而變得有所不同,劉璋和我翻臉,楊懷、高沛被我幹掉。
培水關上,張魯軍的士兵做著戰前準備工作,劉璋的使者被我趕出陽平關,益州和我的外交關係徹底決裂,我準備鋌而走險。
在張鬆地圖的指引下,我軍事半功倍,在抄小路繞過培水關之後,我軍在二十裏外安營紮寨,這個地方是我和龐統精挑細選的選擇,三麵環山,墊江之水作為屏障,在這裏安營紮寨也最理想的地點。
我讓黃忠開始帶領一支軍隊向益州發起試探性的攻擊,培水關上,我們占據有力地形,易守難攻,依靠地利穩紮穩打。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我軍士氣正勝,這益州我們一定要拿下。
我利用現代的知識和對三國曆史的了解,製定計劃,排憂解難,我喜歡群策群力,發揮個人所長,在這個亂世的英雄主義軍隊裏,我希望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我記得一個國外的著名曆史故事,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與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開決戰。此役將決定鎖定英國王位新的得主。戰前,馬夫為國王備馬掌釘。鐵匠因近日來一直忙於為國王軍隊的軍馬掌釘,鐵片已用盡。請求去找。馬夫不耐煩地催促道:“國王要打頭陣,等不及了!”鐵匠隻好將一根鐵條截為四份加工成馬掌。當釘完第三個馬掌時,鐵匠又發現釘子不夠了。請求去找釘子。馬夫道:“上帝,我已經聽見軍號了,我等不及了。”鐵匠說:“缺少一根釘,也會不牢固的。”“那就將就吧,不然,國王會降罪於我的。”結果,國王戰馬的第四個馬掌就少了顆釘子。
戰鬥開始,國王率軍衝鋒陷陣。戰鬥中,意外的不幸發生了,他的坐騎因突然掉了一隻馬掌而“馬失前蹄”,國王栽倒在地,驚恐的戰馬脫韁而去。國王的不幸使士兵士氣大衰,紛紛調頭逃竄,潰不成軍。伯爵的軍隊圍住了國王。絕望中,國王揮劍長歎:“上帝,我的國家就毀在了這匹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