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點頭認可了(1 / 2)

“奇絲妙剪”年輕的老板姓戴,三十掛零,是個有心人。

戴老板精明也有背景。他的父親是市人大常委,自己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他大學畢業以後,有三條路可供選擇。

——從政、搞科研、下海經商。從政風險太大,他父親不看好;搞科研太清貧、太寂寞,他自己不看好;剩下的就是當今時代的潮流,下海經商。

戴老板下海經商與很多“官二代”不一樣。他父親的官不大不小,影響力不足以讓他“獨霸一方”,從而財源滾滾。他也不想拚死拚活去苦幹加巧幹。他是不願意被別人說成啃老族,才開了這家“奇思妙剪”美發店。

美發店賺不到大錢,但收入比當一個幹淨的公務員是綽綽有餘了。

開美發店還有一個好處,戴老板能夠結交一批官場朋友。他結交官場朋友又與別人不同,他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為了茶餘飯後的“八卦”。

誰也想不到,戴老板做生意更八卦。別人開店做生意,講究的是一個買賣公平、童叟無欺。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岩的“真不二價”,至今還高懸在杭州的胡慶餘堂。

戴老板反其道而行之,他是專門欺負童叟和平民百姓。他不是不二價,而是有三價、四價。

相同的服務項目,“奇思妙剪”的價格是普通發廊的一至兩倍,自然來客是一概不打折的。

自然來客往往一看裏麵的價格表,立馬便轉身走人了。

在“奇思妙剪”開張之前,戴老板給不同時期的老同學,小時候的哥們兄弟,以及他老爸工作過的單位領導,發了會員卡。

會員卡可以打六折,開發票打八折,辦充值卡打五折。唯一不打折的是服務質量。

戴老板重視每個服務的細節,這一點不是一般的發廊,能夠做的到那麼精益求精的。

一開始,很多朋友說,戴老板,你這樣可不行,肯定開不下去。

不曾想他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原因是他占據了浦東大半個高端市場的份額。

王秘書是第一次來“奇思妙想”,他是跟著韓書記來的,戴老板不但沒有按照原價收錢,而且還送了會員卡給他。

當王秘書返回“奇思妙剪”的時候,戴老板第一反應就是,這個人回來一定同韓書記有關,搞不好還會與菊珍*黃有關。

不出所料,王秘書勁直來到了他的麵前,提出來讓給韓書記服務的理發師和洗頭的小妹,到他們區委去一趟,韓書記有請。

很八卦戴老板表麵上彬彬有禮的同意了,內心裏是歡呼雀躍。——他仿佛看見了下一個版麵的八卦新聞。

王秘書並沒有送菊珍*黃他們進“奇思妙剪”,他在離門口十幾米的地方停車了。

等到菊珍*黃他們兩個人回來了,戴老板一副隨隨便便的樣子,分別找他們兩個人聊天,了解情況。

菊珍*黃他們兩個人沒有“串供”的想法,自然也沒有“串供”的可能。

事情的經過,他們兩個人幾乎是一般無二。

不同的是對於這個事情的看法。

菊珍*黃說,“估計那個發廊開不下去了,韓書記希望我們去幫他忙。”她是不是真的這樣想的?難說,不排除小姑娘幫韓書記說話的可能。

理發師說的就有點含糊其辭,“那裏的生意,如果按照我們這裏的經營模式,肯定能夠攢點錢,領導應該是想幫我們哪個人。”

戴老板說,“幫你們的忙,是毫無疑問的,你們準備什麼離開這裏?”

“戴老板,這些年感謝你看得起,如果你不同意我走,再好的機會,我也絕對不會離開奇思妙剪。”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為什麼不同意?是不是還有什麼難處?”

“那裏的生意,如果是我去做,肯定做的起來,隻是聽韓書記的意思,我們把那個發廊盤下來,估計資金不夠,你說憑小黃才做了幾個月,她哪裏拿的出四、五萬塊錢?”

“哈哈哈,葉工,韓書記讓他的秘書過來,這說明他是真心實意想讓你們盤下來。真的是他想讓你們接手,資金肯定不是問題。”

“戴總,那他提資金的問題是什麼意思啊?”

“我估計他希望你們能夠自己有資金更好,這樣他就輕鬆一點,你說呢?”

“道理不錯,可是我結婚以後,手頭上真的沒多少錢了。”

“我知道,如果說我全部投資,你們去那邊負責,然後我們三個人三一三十一分成,你會同意嗎?”

“三一三十一?你的分成太少了,小黃的分成是不是太多了?要知道資金是你的,技術是我的,她頂多就是洗洗頭,收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