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 廣州事

作者:劉丹

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有個男人以其腚上那枚“地主仔”的印章,悄然“流竄”到廣州。望著大都市裏的高樓大廈,木匠出身的李來福想,這得需要多少門窗啊!這頭生意有得做!這個想法一經形成就揮之不去了,之後,便直接、深遠地影響了那個廣州小女人的大半生。

小木匠李來福來到老陳家,是為陳家的晚叔打造48條腿的傢俬。那家人挑剔得厲害,假如,不是他家那個叫陳桂清的女孩有雙會說話的眼睛,李來福早就甩手不幹了。

陳家晚叔的家私做好之日,便是他侄女阿清宣布同李木匠相好之時。霎時之間,陳家被攪得雞飛狗跳,所有人都說阿清不是黐線就是吃錯了藥。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阿清居然不聲不響就砸碎了自己小學老師的鐵飯碗,與李來福一道,掛靠在珠三角的一家做木器的鄉鎮企業,打出那家企業廣州經營部的旗號。

李來福的頭銜是開發經理,阿清則成了銷售經理了。阿福說:

“你有文化,在課堂上有那麼多的話去對學生講,現在叫你去對客戶講,肯定行!別忘了你還有一條,女人好辦事。”

阿清聽了阿福後麵那半句話,很不是滋味:“女人好辦什麼事呀?你要同我講清講楚!”

阿福笑笑:“女人在人的心裏是弱者,而同情弱者是男人的天性,這個你都不懂?”

阿清走馬上陣。但是,她把一雙腿都跑細了,人家橫豎不要她的門窗。別人的產品怎麼就能長驅直入呢?而且樣式和質量哪點都比不上阿福的那些貨色。她橫下一條心:我就泡在客戶的辦公室裏不走,縱使他是鐵石心腸,我陳桂清都要把他軟化成滿腹柔腸!

那一天,有家大建築公司的采購經管人把阿清送出門後,阿清忘了拿遮陽傘。當她回身去取的時候,她發現,那個經管人一直站在門邊,緊盯著她的背影不放。阿清醒悟了,搞建築的大多是外來戶,長期不能親近女人,見了異性都像貓兒聞到了魚腥味,那般亢奮,那般猴急。阿清很懷疑,當人們眾口一詞都說“女人好辦事”時,是否都心照不宣地包含了性誘惑?那天,當她拿了傘想要再度離去時,如饑似渴的經管人攔腰把她抱住了……

她拿到了第一筆訂單,且數額巨大。讓她意外的是,簽約時那人竟提出要拿百分之五的好處費!阿清這才明白,憑著女色,她才有了行賄的可能。

阿清有了經驗,再去見客戶時,她手袋裏的兩隻信封分別裝的是安全套和現金。別的供貨方是在買方付完貨款後才給好處費,阿清卻在簽訂合同時就先行付出百分之三十的“誠意金”了。如此豪爽的行事風格,讓阿清在業界有了名氣,來找她合作的人多了起來,他們夫妻倆開始應接不暇了。

在先見衣冠後見人的社會裏,阿清得不斷添置行頭,以保持良好的外在形象。盡管阿清對客戶出手大方,但她對自己卻吝嗇得很。但凡買衣服,她總是在地攤上尋尋覓覓,花紅柳綠地抱回來一大堆,卻不值幾文錢。有女伴笑話她,她很不以為然:“就算穿上了龍袍,那些泥水佬也不識貨。慳番喇!”阿清在吃的方麵也很節儉,一碗稀飯,加一小撮蘿卜仔就打發一頓了,這個習慣經年不變。對此,她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吃多屙多,何必擔屎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