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此番話語,算是說得推心置腹了。楊崇明心中原來泛起的一點警惕,這個時候忍不住就覺得自己是不是太多疑了。運來天地皆同力,現在自己正在時運上頭,隻管放膽去做!這功勞,打死他也不想讓給別人!
楊崇明大禮一揖到地,童貫也坦然受之。不等楊崇明起身,童貫迎著全軍投來的目光,提氣大呼:“某門下小將崇明,於濟南城下大破女真韃子,陣斬完顏宗翰子侄,為我大宋,驅逐韃虜,十萬健兒,當誇楊家,立此奇功!”
人群一靜,突然之間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歡呼聲隻有三個字,一如剛到德州城,列隊歡迎的士卒對著楊崇明歡呼的聲音一般。
“楊家將!”
“楊家將!”
“楊家將!”
童貫笑吟吟的輕帶馬匹,讓出楊崇明的身形,讓歡呼聲就這樣撲向楊崇明。數萬健兒,歡呼聲連成一片,隻讓人覺得心動神馳!
此刻楊崇明,腦海中卻電閃般掠過一個念頭。
這死太監,真的就是如此支持我麼?還是有什麼原因,潛藏在不可知的背後?
在這一刻,他突然感到的,是一絲惶恐。
楊崇明抬起頭剛要說話,隻見童貫揮揮手,驅馬往德州城緩緩跑去,留下楊崇明在風中淩亂。
楊崇明雖然有後世的見識,但是論做人,做事,比起童貫和孟良這些老人精,手段實在是幼稚的很,自己想裝成愣頭青,豈不知自己在別人眼裏,實際上就是愣頭青,這點孟良早就看透了自己,而童貫與自己短短時間的相處,馬上就明白了自己的意圖,不得不說楊崇明之前確實有點小看天下英雄了。
當下楊崇明隻是看著童貫的背影,目光熱切,心中的萬丈豪情沒有消減半分。愣頭青就愣頭青,自己隻要專心做好自己,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先想辦法把自己的根據地安頓下來才是正事。
東京汴梁帆樓之中,在頂層最華麗的一件房中,坐在主座之上,氣度閑雅,三縷修潔長髯,望之若神仙中人的,正是一代權相蔡京的大公子蔡攸。他不折不扣的繼承了蔡家麵若冠玉的傳統,從哪個角度來看也是個英俊中年。
可是就是這個家夥,當初跟著自己老爹為虎作倀,撈錢也不甘於人後。後來看老爹在上頭壓得太久,幹脆一腳將自己老爹踢開,好官我自為之。上了戰陣,對打仗這種事情敬謝不敏,此次女真人入寇,童貫好歹始終跟著大軍,他卻在戰局不利的時候幹脆就窩回汴梁,飲酒賦詩,煌煌然仿佛在宋地千裏冰封之中,萬裏雪飄之外,宋金之間根本沒有進行這一場生死惡鬥,兩國數萬健兒,正拋屍沙場,而他正是欽命的大宋勤王大軍副帥!
打仗蔡攸不過如此,可是在和汴梁有心人爭鬥當中,他卻是傾注了極大心力。劉光世遠在臨清,楊崇明遠在濟南,都接到過他的書信,無非是用勤王師副帥的名義泛泛慰問幾句,可是隨信送的禮物卻是極重。那個時候,甚至連童貫派來的軍使也才剛到!這政爭的反應之敏捷,讓當時楊崇明拿著禮物隻是歎為觀止。
現在要說楊崇明也不是不缺錢,他在這個時代的全部家當就是前日在山東剿匪的收入,將來自己要在大宋安身立命,這點家當是遠遠不夠,更不用說自己還要練那麼多兵,還要防備著不知道躲在那裏的巫妖王!對蔡攸送來的重禮,楊崇明還真不能不屑於要。
蔡攸老爹蔡京,還有點梟雄手腕,把持大宋朝廷那麼些年,還算是進退有據。
而這位蔡家大公子,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隻是為自己活著的人物,半點節操也無。在他做主政事堂的那段時日裏。所有敗壞朝局,將大宋和女真之間局勢惡化得不可收拾的荒唐舉止當中,都少不了他的一份。
後來更是配合童貫,為了朝堂當中的那些爭鬥,將老種的西軍扯得七零八落,弄得士氣頹喪,幾乎將大宋的抵抗能力自己完全解除。北宋滅國,這位活寶,功勞絕不在少處!
楊崇明自己就算再想往上爬,也羞於和這等人為伍!
一向以好脾氣著稱的蔡攸,此刻都嚴肅了起來,咳嗽一聲,摸了摸胡子,一雙細長的眼睛,隻是將目光投射到手中的書信之上,這是童貫給他送來的書信。
這個楊崇明,沒想到如此年輕,更沒想到竟然一舉顛覆了局勢。竟然成為大家的救星!官家性子輕易,一下就對這楊崇明賞識到了極處,更有天波楊府曆來的恩典,再加上勤王大功,隻怕就一下起來了…………童貫這廝,卻隻是敷衍。這場大功,必須全須全尾落在咱們這一方手中,既然用人,就要有製人的手段,可恨童貫,卻就是不肯說出來!也罷,且看著吧,且看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