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效性研究(3 / 3)

此外,高校還應該在職業生涯規劃教師的培養上健全機製,劃撥一定的專項經費用作教師的培訓和交流,積極鼓勵教師在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上進行理論和實踐研究,把職業生涯規劃教師和其他科任教師同等對待。

3.樹立大學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全程化的教育理念

新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直接關係到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對學生的個人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就業指導教育中的前期教育,新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與後期教育相銜接,要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全程化的教育理念。大一,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進行自我認知和職業探索,確立職業目標。大二,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能力的拓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大三,幫助學生繼續拓展素質,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決策。大四,幫助學生開展就業指導教育,從就業心理、就業技巧、求職渠道、就業程序、就業政策等各方麵開展教育活動。

4.加強對大學新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質量的監管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作為一門公共必修課列入高校教學計劃,自然應該放入公共教學部進行管理,而不是就業工作辦公室。高校應該在公共教學部設立就業指導教研室,和其他專業教研室一樣,服從教務處的統一安排,按要求開展教研室活動。學校要組織教學督導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進行聽課評課,期末要組織學生對課程進行評教。對於教學質量不理想的教師要進行培訓指導或更替。

5.構建多樣化的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係

對於新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很多高校都會集中在入學教育、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以及專業發展前景等方麵的講座。這些教育方式屬於共性的教育,確實能對剛入學的新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遠遠解決不了個別學生的問題,因為每個學生的性格、興趣、價值觀、能力都不相同。因此,構建多樣化的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係就顯得尤為必要。

為了幫助新生更好地進行自我認知、指導學生思考職業生涯決策,筆者認為學校應該成立職業谘詢中心,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進行指導。同時,為了加強新生對職業的認知,可以組織新生去企業參觀或者見習,增強他們對職業的感性認識。此外,鼓勵新生積極參加各級學生組織,參與校園文化活動,進行職業生涯人物訪談等,多方麵多渠道地幫助學生及早確立職業目標,提升職業能力,完善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

*本文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2013年度質量工程教改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3JG33)。

參考文獻:

[1]鄒浩,周恒洋.增強高校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效性的思考[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5):151-154.

[2]曾平江.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效性研究[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2,19(3):125-127.

[3]程良越,謝珊.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14

作者簡介:

鄒豔平,女,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金融係黨總支副書記,講師,職業指導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職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