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效性研究(2 / 3)

2.缺乏專業的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師資隊伍

由於國內高校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時間較短,還是很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很多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主要由就業服務中的工作人員和輔導員兼職完成,他們當中大多沒有經過係統的培訓,平時承擔的學生管理工作又較多,很難集中精力做好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所以,這種類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學生的實際指導意義並不大。

3.缺乏對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後續管理和跟蹤指導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學生的自我認知、職業認知以及職業目標會隨社會環境的變化而進行調整。然而很多高校在幫助新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確立職業目標之後,就沒有後續追蹤和反饋。直到學生到了大四,才開始對他們進行就業指導教育,忽視了二、三年級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拓展教育。很多新生做了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案,卻沒有執行力,目標自然也難以兌現。也就是說,新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間有脫節,並未貫穿整個大學生涯,缺乏連貫性。

4.缺乏完善的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係

目前,高校對新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主要集中在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以及講座。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也大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向新生介紹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概念,指導學生認識自我、認識職業、樹立職業目標以及撰寫職業生涯規劃書。講座也基本是請教授或專業負責人介紹專業的發展前景以及未來的就業趨向。相對來說,教育形式單一,很多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都停留在理論上,撰寫的職業生涯規劃書空泛,可行性不強。

5.缺乏對新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質量監管

當前,很多高校是由就業工作辦公室來負責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然而,就業工作辦公室隻是學校的一個行政部門,並不是教學單位。所以,在課程的設置、教學大綱的確立、教學質量的監管上,都缺乏科學的管理。比如筆者所在的學校,雖說在就業工作辦公室下麵成立了一個就業指導教研室,但是教研室形同虛設,並未真正開展教研室活動。由於就業工作辦公室不是教學單位,它下設的就業指導教研室也不受教務處的監管。因此,課程的教學質量也無從得到保證。

三、增強大學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效性的對策

1.成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機構

高校要加強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成立學校、院(係)兩級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機構。學校層麵,主要是製定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相關政策和方案,負責統籌安排全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由學校的主要校領導、教務處、學生處、就業辦主要領導組成。院(係)層麵,負責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具體組織和實施,由院(係)領導和輔導員組成。

2.加強大學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個係統工程,尤其是對新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關係到學生職業目標的實現,而優質的師資是這一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因此,各高校應該成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相關機構,選拔一批優秀的教師作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專職教師,這些專職教師應具有一定的專業學科背景和教學的資質。同時,也可以從思政輔導員中選拔一批了解學生特性、具備教學資質的老師作為兼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