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一直抱恙的我,經過一年多的調理後,逐漸恢複了健康。
因為皇上懷疑太子的作為,所以這段期間,皇上要求眾皇子以及太子,一同同其協商國事,共理政務。
皇上如此作為,在旁人看來,似乎是有重立太子的準備。
這莫不成為有意奪取皇位之人的一個絕佳機會。
另一方麵,在這期間太子的表現,讓皇上為之汗顏,還有幾次,皇上就太子提的建議氣得暈了過去。
醒來之時,差一點就將其廢了,幸好有良臣替太子美言,他才躲過了這一劫。
我想太子對國事這麼不上心,其原因大部分是因為我吧,若不是我,他也不會淪落到被皇上監視,責罵,冷落的地步。
也不至於讓眾皇子嬉笑,諷刺,讓他在大堂上無顏麵麵對眾臣。
因為太子的“無能”,皇上當著眾臣,眾皇子之麵說他難成氣候,若隻憑一介有勇無腦的武夫來統治南唐是不行的。
大殿之上特意表揚二皇子——李煜,說他以文治國,心智嫻熟,深謀遠慮,若得此良君,南唐將來必繁榮昌盛。
如此一來,皇上重立太子這件事有八成確定了,廢當前太子也是早晚的事了。
經過一段時間後,皇上終於對我所求之事做出了回應:“保大十三年,太子妃淩氏,帶頭違法亂紀,不正綱理,實於有損我皇室尊嚴,特此廢除其位,貶為庶民,此後不得再入皇宮一步,欽此!”
接到聖旨時,我就像脫韁之馬,心境頓時開闊了許多。
平時伺候我的宮女太監們都舍不得我走,紛紛朝我跪下,對我說了許多留戀的話。
“娘娘,奴婢們知道娘娘不得不走,這幾年,盡管有苦有累,但伺候娘娘是我們此生最大的榮幸,同娘娘度過的日子,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光。”
“是啊,娘娘,如今我們不能再伺候您了。您的身子一向不好,出了宮,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
“清兒,嵐茉。感謝你們那麼多年對我的照顧,現在我走了,你們也要好好照顧自己。到了出宮年齡就出去找個好人家嫁了,我也不知道那時是否還能再聯係到你們,但是我希望你們好好生活,永遠別再同這皇宮扯上什麼關係。”
雖然每個人心中都有許多不舍,可是他們不明白,我盼望這份自由盼了多久。
難過傷心之餘,我還是開心多一些,畢竟是個新的開始,有個新的起點。
然而開心時必有難過,對於有些人來說,我的離去似乎是一個無可觸及的終點……
(太子殿)“太子,今日蘭兒要走了。我在宮中生活了三年之多,本來以為那是痛苦的歲月,卻因太子的陪伴,而變得光彩,美麗。隻是光彩是留不住的,它也會消失,所以太子,一切讓他順其自然吧。”
“不,我才不管什麼順其自然,現在我隻要你留下,陪著我,永遠。我不能沒有你,你是知道的……”
“殿下,說句實話蘭兒,清楚你對我的用心,可是卻不知道你不能沒有我。”
“什麼?”
“太子你知道嗎?從前命運對我來說隻是一種束縛,我隻清楚對他惟命是從,想改變卻無能為力。後來,我悟出了方法,找到了另一把鑰匙,開啟了一道小門,從其而入,走命運之捷徑。”
“難道你說的這個捷徑就是離開嗎?難道離開我就是那道小門嗎?”
“不,這隻是路上的一個事件,一個風景。太子,我正如你路上的那道風景,你在我身旁停下,我清楚你對我的眷戀,卻不知道你會對我眷戀多久,因為再往前走還有美麗的風景。所以,太子請不要留戀太久,否則錯過了小門才是你終生的遺憾。”
“我不懂你說的什麼,也不想聽,我隻要你留下……(拉住我的手)”
“這次我真的要走了,晚了皇上怪罪下來,對你不利。記住我說的,該醒來,繼續前行了。”說完,推開太子的手,靜靜地走了出去。
眼看走過一道道豔紅的大門,我終於走出禁錮了我多年的地方,這裏有太多淚水,太多憂愁,太多悲傷,也有太多不舍。
身後空蕩蕩的皇宮,如今隻聞絕望的哭喊……
出宮後,我照著回家的路走去,不大一會卻被宇文蕭截住,我一驚便問:“你怎麼會在這?”
“什麼都別說,跟我走。”
“去哪?”
“我親戚家。”
“為什麼?我有自己的家。”
“你的家已經被你爹娘賣給地主了,如果你回去便是無家可歸。”
“可是……”話音未落,便被他拽走了。
宇文蕭的親戚對我很客氣,很熱情,他們都對我的到來表示歡迎。
聽一個大娘說,蕭兒已有好幾年未帶人回來過了,如今一帶就帶了個女孩子,立即就有人問我們的關係。
每個人都議論紛紛,讓我有點不知所措,臉慢慢紅了起來。
這時有個小孩說:“你們看,這個姐姐的臉紅了。”
眾人都望向我,頓時一陣哄笑。
宇文蕭見狀立即上前將他們說散,我看著他不禁開懷大笑。
(回頭)“蘭兒,終於又見到你的笑容了。”
“是嗎?難道原來我沒笑過嗎?”
“幾乎沒見過。”
“誰說的,我可唱唱笑呢,是你不太注意我。”
“你是太子妃,我哪敢時時注意你,萬一哪天,太子吃醋發火,我可招架不住。”
(臉一紅)
“不過現在你不是太子妃,我就可以‘膽大妄為’了”(一把將我摟住)“蘭兒,有句話我一直想問你,可就是沒機會,如今隻剩我兩,這句話我隻問一次,所以你要想好了再答複我,知道嗎?”
“恩,是什麼?”
“你…你願意嫁給我嗎?”
(愣怔)“這個…我…我…”此時,我的臉正如火上的山芋一樣,燙的不得了,我推開宇文蕭,問道:“如果我說,不願意呢?”
(手慢慢放在我下巴上)用深情的眸子注視著我,“其實我知道,你不會不願意的,從我們第一次見麵我就知道。我宇文蕭不求榮華富貴,隻求同你雙棲雙飛,所以……”
“可我曾出嫁過。”
“那又如何?”
“你就不怕,我同太子……”
“你們我還不清楚嗎?太子雖對你寵愛有嘉,可時你卻對他無意。更可況,你那麼守身如玉,就算是條老虎也難你沒轍吧?”
“你…哼,不理你了。”
見我如此難為情,宇文蕭就在一旁“咯咯咯”笑個不停,我瞅他一眼,就跑遠了。
不知不覺,同宇文蕭生活了大半個月,在這裏的每一天都很快樂,無憂無慮,正是我夢寐以求的生活。
這裏簡直就像一個世外桃源,讓我習慣了不問世事。
但就在此後三天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讓我不得不問世事了。
太子同皇上處理政務,無意中提出一條建議,皇上覺得太子的意見是對南唐最大的侮辱,所以當著眾皇子,朝臣的麵,對其施以杖刑。
這一舉再一次讓那些覬覦皇位之人,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也因此,許多人都對太子議論紛紛。
堂堂太子哪裏受得了這般侮辱,於是太子耿耿於懷,在次日早膳中,他竟然在皇上的膳食中下毒,欲毒殺皇上。
可是卻被李修德發現了,皇上勃然大怒,賜其鳩毒。
此事在南唐引起了劇烈的反響,成為了大街小巷的熱門話題,成千上萬的百姓,或許隻有我知道其中的原因。
追根究底,這真正的原因是我。如果我不是一朝重臣之女,便會不參加選妃,太子也不會在那時注意我;如果不是我答應皇上,協助其抓奸細,那我不會入宮,如今太子妃這個位子就不會有我的蹤跡;如果不是當初我提出廢妃,太子不會萎靡不振,也不會因我而被皇上賜死……
傷心難過之際,我拜托宇文蕭,讓他帶我去皇陵見太子最後一麵。
可聽到的來消息卻是:太子因大逆不道,違背三綱五常,皇上已將其逐出皇譜,死後將不得葬於皇陵,遺體由其家人自行處理。
後來我們千方百計尋求各路人,終於找到了太子的墳頭。
環顧四周覺得真是可笑,曾經風流倜儻,英勇神威的太子,竟因為一介女子,而淪落到如此地步。
不說這葬身之處在這荒郊野外,就說因為是曾經的太子,名字被逐出皇譜,墓碑上連個名頭都沒有,無名無號,比一介平民都寒酸。
回想太子生前的種種事跡,他的一生輝煌,但卻不實,他的內心永遠是孤獨的。
曾記得有人對我說,太子難得喜歡上一個人,要我好好待他,這個承諾還未實現,他就早早的離開了人世,也許是我太過殘忍了,終究害死了他,看來是我欠他太多了……
如今埋葬於此地,仍舊孤零零一個,也許環抱群山,鳥語花香,清風翠竹是對他生前的彌補,也是對他死後的恩賜吧。
我拿出太子生前最愛喝的菊花酒,上前給他敬了一杯,此時我的內心隻有無盡的悲傷。
雖然我同他隻是有名無實的夫妻,可畢竟在一起那麼久,哭過笑過,麵對這樣的場景,心中有說不出的滋味,那種感覺旁人是不懂的……
太子死後,皇上下令,凡服侍過太子的宮女太監一律問斬,其母妃打入冷宮幽禁一生。
而宇文蕭,念在他是先皇遺詔中的心願,故放他出宮,但此生不得再踏進宮門半步。
經過一係列的事後,南唐的朝政“煥然一新”,與此同時,皇上也要為南唐重新立太子。
眾人皆知,二皇子李煜德才兼備,文思敏捷,皇上對他又是照顧備至,正當皇上要立其為太子時,卻不料,李煜提出隱居之說。
這在皇族上史無前例,盡管李煜決心已下,可皇上卻沒說什麼就應允了。
根據我對皇上的了解,皇上恐怕早就認定了李煜是皇太子這個事實了,他也明白自己壽命不長,隻要在駕崩前在遺詔上寫上“李煜為皇太子”一條,這比現在向他下十道聖旨都有用。
隻是目前我對宮內之事早已淡薄無心在揣測帝王之心了。
保大957年,宋軍侵入,占領了南唐大片土地,戰爭的紛擾使得民間的百姓流離失所。
一些百姓為了生計,心甘情願做了宋人,眼看南唐的人民一天比一天少,皇上卻渾然不知……
(這一日)宋軍闖入我所住的宅院,他們一進門就像賊一般,翻箱倒櫃,見東西就砸,這裏一腳那裏一腳,把立起來的東西統統踢到,嚇得孩子們哇哇大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