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頓了頓,尉繚又說道:“而且三五個的時間裏,我軍定能一舉滅秦,到那個時候,楚軍聽到消息之後自然會不戰而退。”
聽了尉繚的話,龐癝這才釋然。
也是,這本是早已算計好的事情。
再說,如果王翦能在河西打得順利一些的話,隻怕楚軍到不了壽春,秦國就已經被滅了。
再說王翦,在魏軍突破了洛水防線之後,王翦便命剛剛被提拔為將領不久的靳歙帥十萬人馬渡過渭水,從渭水南岸進攻秦國的武成、鄭縣等地。
且不說無論武成還是鄭縣,都是人口不到五千人的小縣城,且還兵力空虛,無人守備,隻耗費了三天的功夫,靳歙便拿下了這兩座縣城,而後又揮師西進,直撲驪山北側的芷陽。
芷陽原本也是一座小縣城,可就是這麼一座小縣城,距離鹹陽卻不過三十餘裏的距離。
當魏軍突然到達芷陽城下的消息傳至鹹陽,鹹陽城內的一眾秦國文武大臣登時便慌了。
其中不少人前往王宮勸諫秦王嬴政前往雍城巡狩。
禍不單行的是,剛剛聽到這個消息的秦國大臣還未徹底消化完,西麵又傳來了噩耗:魏將張耳率兵五萬,攻占了關中通往隴西的陳倉關。
陳倉關距離雍城也不過五十餘裏的距離,隻要派出一支輕騎兵,張耳旦夕間便能到達雍城城下。
聽到這個消息,嬴政心中也是慌的一匹,急忙喊李斯等人前來商議。
李斯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想了想說道:“大王切勿自亂陣腳,張耳之兵不過五萬人馬,還要防範我隴西之兵,故而微臣猜測,如果張耳想要進攻雍城,最多隻能調動三萬人馬。而雍城乃是堅城,其內足有萬餘人馬駐守,故而短時間內,張耳根本就攻占不了雍城。為今之計,大王應當速速遷都雍城,而後令蒙恬從重泉撤兵,以護大王周全。而後再從雍城向西北進發,開拓河西走廊,以備不時之需。”
雖這麼說,但李斯的意見很明確:現在關中已經無法保住,且以雍城的錢糧,也無法養活這麼多軍隊,故而,秦國的下一步出路,就隻能遷往河西走廊了。
嬴政明白李斯話裏的意思。不止嬴政明白,一眾文武大臣也都明白。
可除了嬴政本人,這些文武大臣大都不願意遷往河西走廊。
數百年來,這些秦國的權貴早已忘記了他們的現在一路披荊斬棘,才有了之前大秦的如日中天。
現在,這些權貴心中所想,無非是享樂度日。
畢竟即便秦國滅亡,以他們這些大臣的身家,也足可以做一個富家翁。
至於忠君愛國?還是歇歇吧!
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當然,也有人不願看到秦國就此滅亡,故而十分支持李斯的意見。
可相比反對之人,支持之人就顯得寥寥無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