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陳說討倭事(2 / 2)

“兒臣記得當時鄭衝說過一句話,如今我大明水師冠絕東海,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坤儀公主眨眨眼睛笑著說道:“父皇,兒臣以為這時候也正是發兵倭國的好時機。”

崇禎思忖片刻後,微微一笑道:“這鄭氏對討伐倭國如此熱心,恐怕還另有原因吧。”

坤儀公主頷首道:“父皇英明,兒臣回來的途中也曾多番與鄭衝說起此事,探過鄭衝口風。雖然沒有從他口中得到確實的答話,但兒臣從隻言片語中也能推斷出一些端倪來。”

崇禎哦了一聲道:“皇兒但說無妨。”

“兒臣推想,鄭氏之所以如此積極討伐倭寇,而且還得到福建上下支持,原因無非有三。一則福建沿海百年來屢受倭寇侵犯,與倭國有世仇,如今水師精強,自然上下都想興兵問罪,最好便是一戰定乾坤,一勞永逸的解決百年倭寇之患。”

崇禎聞言點頭道:“是,東南沿海苦倭患久矣,官民百姓無不痛恨倭寇,興兵問罪,確是民心所向。”

“其二便是事關海路暢通,保安平會海貿。如今安平會海外貿易已然擴展至朝鮮等地,而與倭國海貿始終隻限於九州平戶一港,且與倭國海貿,多受刁難。又兼北上海貿之路今後將會日益繁盛起來,安平會擔憂今後若是海貿興盛了,引來倭寇覬覦,會引舟師為海寇,劫掠安平會商船。是以安平會上下也支持此刻出兵討平倭國水師,先將隱患解除。安平會中許多股東都是福建士紳商賈,因此上下也才會支持此趟鄭氏出兵。”

頓了頓,坤儀公主狡黠的一笑道:“父皇,待得我皇室入股之後,這安平會便也有我皇家利益在內。父皇是支持出兵討平倭寇,保安平會商貿之利呢?還是隱忍不發?”

崇禎聞言,不禁莞爾:“你這個小丫頭,原來是在這裏等著父皇呢。”頓了頓,崇禎想了想道:“是,若是涉及安平會海貿之利,此戰便值得去打。保海路暢通,才能有紅利可收,不是麼?最後一條是什麼?”

“其三便是此趟鄭氏出兵倭國,還與天主教有關。”坤儀公主緩緩說道。

崇禎哦了一聲,沉吟起來,一旁周後忍不住問道:“怎麼會和天主徒有關?這天主教如今在京城傳教,宮內外頗多命婦都是信徒呢。”

坤儀公主道:“天主教在我大明傳播,隻因我朝廷胸懷寬廣,兼納百川,是以信教也無妨。而且這天主教義導人向善,勸世警言,懺悔贖罪,並無不妥。可在倭國,天主徒卻遭到了欺壓,而且欺壓太甚。”

當下坤儀公主便將倭國各地鎮壓天主徒的慘事說了一遍,聽聞倭國天主徒居然集體投海殉教的慘事時,周後忍不住小臉變得煞白,喃喃道:“這倭國幕府當真是草菅人命,不拿百姓當人啊。”

崇禎微感尷尬,大明災荒年年,多少流民不也是沒被當人麼?

坤儀公主續道:“隻因天主徒在倭國飽受欺壓,是以才決定起事反抗。而泰西諸國聞得倭國天主徒慘事,便打算興兵倭國,支援倭國天主徒。”

崇禎聽到這裏,來了興趣:“泰西諸國也要發兵倭國?都有哪些國家準備動兵?兵勢如何?”

坤儀公主道:“在福建時,兒臣曾見得鄭衝會見了幾位傳教士和泰西商賈,這些泰西諸國之人也在遊說鄭氏一同發兵。事後兒臣問起過鄭衝,他倒也沒瞞著兒臣,便將泰西諸國發兵的詳情說了。”

當下坤儀公主將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出兵之事都說了,她說得忘形,不自覺的又屢屢提起鄭衝來。

聽完之後,周後掩口微笑道:“皇兒,這鄭衝倒是對你極為坦白啊。”

小公主俏臉微紅,急忙道:“兒臣是欽差,他當然不敢欺瞞。”

崇禎笑了笑道:“既然泰西諸國都出兵,我大明何不作壁上觀?坐收漁人之利呢?”

小公主道:“父皇,泰西諸國要進兵倭國,勢必要經過我國海域,而且一路北上皆是我國港口,他們在北麵並無太多的補給港口。而且泰西諸國在東海兵力薄弱,也不是倭國對手。若是我大明不參與此事,泰西諸國絕難成事。”

“兒臣還聽聞鄭衝有意聯絡朝鮮水師一同出兵,朝人憤恨四十年前倭寇侵犯之仇,也希望我大明能主持公義,興兵討倭,替藩屬國一雪前恥。”

說到最後,坤儀公主還道:“況且鄭氏之內,不但鄭氏父子乃是天主徒,其部眾也多是天主徒,對於倭國欺壓天主徒之事,也格外憤恨,因此也想出兵。”

崇禎聽完後,起身來負手來回走了幾步,最後猛然站定身形道:“好,此事朕也準了,明日朝議後,便下旨意,聯合朝鮮、泰西諸國,共討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