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水到終渠成(2 / 2)

小公主遊說崇禎的核心點就是兩條,一條便是出於大明海疆的戰略防禦體係,大明海疆要想高枕無憂,最好便是將守禦的海域進推至南洋海域,大明水師通過扼守馬六甲海峽,控製南洋諸國,以此來阻斷西方的騷擾。第二條便是海貿之利,隻要大明水師霸住南洋海域,這片海域的海貿便盡歸大明所有,而且大明還能從南洋諸國得到豐富的物產。

小公主雖然說道最後,還是很客氣的沒說出泰西諸國搶得,為何我大明搶不得這種不太仁德的話,但崇禎明白安平會索要那些權力的意義何在了。

崇禎也是聰明人,他已經猜到了鄭衝的用意,他想霸住南洋之地,以安平會的名義,趕走盤踞南洋的泰西諸國,然後蠶食鯨吞般攫取當地的一應物產,然後將這些利益帶回大明重新分配。

“若是朕答應此事,今後每年朝廷能從南洋諸國那裏得到多少進貢?”崇禎笑著問道,他說的也很含蓄,不言而喻的是,崇禎已經動心了。

“父皇若是能允準此事,今後朝廷每年能從南洋諸國那裏得到不低於五百萬兩的年貢。”坤儀公主將鄭衝的條件說了出來,其實鄭衝的條件很有彈性,他和坤儀公主商議的時候曾說過,要是崇禎覺得少了,可加至七百萬兩。

鄭衝估算的南洋財富大概是每年能得利不低於一千五百萬兩之***據後世記載,荷蘭東印度公司僅在印尼等地攫取的利益就高達每年一千八百萬荷蘭盾。荷蘭盾乃是銀幣,換算成大明的銀兩差不多是七錢銀子,也就是說每年荷蘭人在印尼等地就得到了一千五百萬兩之巨的利益。這還沒算西班牙人占據的大小呂宋等地所得的利益!

將來要是鄭氏水師能趕走荷蘭、西班牙,獨占南洋各國的海貿與物產,相信每年所得的利益絕對會比一千五百萬兩還要多得多,鄭衝拿五至七百萬兩的紅利出來分潤給大明朝廷,倒也不會得太多。

雖然鄭衝交代小公主,年貢可以增加至七百萬兩,但坤儀公主覺得還是有點多了,於是她先從最低的五百萬兩說起,看崇禎的反應,再做打算。

想不到聽了五百萬兩的數字後,崇禎呆愣了片刻,大明一年的歲入也就六、七百萬兩的樣子,想不到南洋諸地居然能給出這麼多的紅利,當下崇禎心頭噗噗直跳,臉色也漸漸興奮的紅潤了起來。

“好,入股安平會,冠以皇家名號,特許貢品經營權,此事朕準了。安平會冠以皇家之名後,對外的一應涉外之權,朕都可以給安平會!”崇禎大手一揮,很快有了決斷,他便是這樣一個人,要是崇禎信任你,可以給你一切想要得到的權力。就像當年崇禎信任袁崇煥一般,平台召見後,袁崇煥便加封為薊遼督師,然後還得到了尚方寶劍,幾乎關外的一切遼事便是袁崇煥一個人說了算。

現在崇禎除了對鄭衝的戰績信任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的皇兒坤儀公主!所以他很快就下了決斷,沒有和任何的內閣大臣商議,其實商議了也沒用,溫體仁這些人是不會給崇禎任何建議的。

“稍後讓鄭衝厘定章程出來,朕會下旨,以褒獎安平會功績為由,賜予安平會皇家冠名,並特許經營貢品。至於安平會索要的一應對外之權,朕也會下旨,命安平會代為宣慰南洋及海外諸國,特封鄭衝為海外宣慰使,命安平會代大明天子宣慰海外諸國,曉示我大明皇恩,這樣便讓安平會有了一應權力。”崇禎想了想緩緩說道。

坤儀公主聽了之後,大喜過望,這入股安平會及爭取對外權力之事總算是說服崇禎答應了,比預想的還要輕鬆一些。隨後小公主低聲說道:“父皇,既然父皇稍後會下旨允準這兩件事,但安平會答應給我皇家的幹股和南洋紅利是否也該簽署個協議?兒臣覺得還是應該讓安平會以文書形式,將此事認定下來才好。”

崇禎笑了笑道:“皇兒的口氣倒像是鄭衝那股市儈商人的味道。這樣吧,讓安平會和朕簽訂什麼文書都不妥當,便由皇兒代朕與安平會簽署文書便可。至於明麵上的文章嘛,便讓安平會在得了朕的褒獎旨意後,回個謝恩折子,在奏折裏說一下,因感念皇恩,安平會每年將給內努提供多少的報效。這樣明麵上,內裏,兩處都好向天下交代,朝中那些迂腐之人也就提不出什麼借口了。”

坤儀公主聞言心頭大喜,原本還擔心崇禎不願簽署契約,想不到崇禎提出的解決方案如此簡單明了,而且裏子麵子都照顧了,當下小公主喜滋滋的道:“多謝父皇。”

周後一直靜靜的聽父女倆說話,沒有插口,這時候見兩人說完正事,小公主謝恩時的喜滋滋樣子,忍不住打趣道:“皇兒,你這是代鄭衝謝恩麼?適才聽皇兒句句不離那鄭衝,難道皇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