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注釋]

[1]傴:曲背。僂:曲背,曲身表示恭敬。俯:屈身;低頭。《左傳·昭七年》:“一命而僂,再命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

[譯文]

做官不容易,做大官更不容易。大家因為我奉命出使廣東,就紛紛前來慶賀。但實際上地位越高,生命也更加危險。古代的人第一次被任命時曲背致禮,第二次被任命時曲身以示恭敬,第三次被任命時更是屈身低頭以表謝意,這實在不是故作姿態,而是出於不自覺罷了。你務必要囑咐二兒必須千萬謹慎小心,切切不要倚仗他父親的權勢,與官府亂往來,更不能去幹預地方事務。大兒在京城,還算謹慎小心,我可以放心;二兒在家裏,確實有賴於夫人教誨。大考即將臨近,更要切實囑咐他用功學習。

[評析]

這是林則徐給夫人的一封家書。做官確實不易,不光自己要廉政、愛民,對自己的子女、家人更要嚴格要求。林則徐這種嚴格要求子女的做法,在今天仍然很值得家長們學習。

待人接物須從大處著手

[原文]

家中用途如何?可省則省,但不可省處,也不必過事儉嗇。王戎鑽核[1],終非佳士;公孫布被,亦屬僉任[2]。接人處事,當從大處落墨。一錢不舍,餘不取也。

——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注釋]

[1]王戎鑽核:《晉書·王戎傳》,“(王戎)家有好李,常出貨之,恐人得種,戎鑽其核。”

[2]公孫布被:《史記·平準書》,“公孫弘以漢相,布被,食不重味,為天下先。”《漢書·公孫弘傳》,“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僉任:即憸壬,諂媚卑鄙的小人。

[譯文]

家中花費開支如何?可以節省的地方就要節省,但不能節省的地方也不必過分節約。像王戎一樣鑽壞果核,到底不是賢良之士;像公孫一樣每天蓋粗布被子,也是屬於卑劣小人。待人處事,應從大處著手。吝嗇得一個錢也舍不得的行為是我所不取法的。

[評析]

這是林則徐給夫人的一封家書。節約固然是必要的,但過分節約也就成了吝嗇。對於吝嗇,林則徐的態度很明白:“餘不取也。”因此,在待人處事方麵,應“從大處落墨”。

應處理好婆媳關係

[原文]

又聞長媳甚賢孝,此真林氏之幸,但夫人亦須善視之。吾林姓從無不慈之姑及不孝之媳者[1]。明知夫人決不出此,所以又諄諄者[2],以夫人平日嫉惡如仇,或以偶有不經意之處,而遽肆斥責[3]。須知年輕人作事,總有一二不小心處,善為訓誡可也。遽行斥責,殊令人難堪。

——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注釋]

[1]姑:古稱丈夫的母親。

[2]諄諄:形容懇切教導。

[3]遽:匆忙;急。

[譯文]

又聽說大兒媳很賢惠、孝順,這真是林家的幸運,但夫人也須好好地對待她。我們林家從來就沒有不慈祥的婆婆和不孝順的媳婦。明明知道夫人絕不會有過分的地方,之所以又這樣誠懇地告訴你,是因為夫人平日嫉惡如仇,也許會因為她偶爾有未注意的地方,就忙著嚴厲地加以斥責。要知道年輕人做事情,總會有一兩處不小心的地方,好好地予以教育、告誡就可以了,嚴厲地予以斥責,很使人難堪。

[評析]

這是林則徐給夫人的一封家書。婆媳相處,似是世上一道難題,很難得到令人滿意的答案。而林則徐能防患於未然,及時指出應注意的地方,說明他對這一點也是頗為關心的。他提出的觀點,不失為搞好婆媳關係的一個好辦法。

不取汙手之錢

[原文]

粵中飲食,與閩相仿佛,尚堪適口。惟開支甚巨,恒慮入不敷出。而又自矢清廉,決不敢於俸祿而外,妄取民間或下僚分毫。務使上可以答君恩,下可以見祖父。吾林氏素代清白,此種汙手之錢,決不要一文也。

——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譯文]

廣東的飲食與福建差不多,還能夠適合我的口味。唯有開支非常大,總是憂慮入不敷出。但我發誓要清廉為政,絕不能在俸祿之外,胡亂去收取民間或下屬的一分一毫。一定要使自己上可以答謝皇恩,下則有臉麵去見祖輩父輩。我們林家曆代清白,這種汙手之錢,絕不能要一文!

[評析]

這雖是林則徐給夫人的一封很平常的家書,但又堪稱林則徐決心為政清廉的一段宣言。其出發點很簡單:“上可以答君恩,下可以見祖父。”如果為官者人人皆能以“上可以報國家,下可以見祖父”自勉,不正之風也就指日可除了。

不願明哲保身

[原文]

來書諄囑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此雖保身保家之善謀,然非人臣事君致身之道也。況餘服官已久,亦稍有閱曆,決不至鹵莽滅裂[1],貽身家以憂。而聖天子明燭萬裏,八聰四達,苟非自行獲咎,亦不致殃及其身。此堪請夫人放懷者也。

——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注釋]

[1]鹵莽滅裂:形容做事草率苟且,不負責任。也作魯莽滅裂。

[譯文]

夫人來信懇切地囑咐我見可而進,知難而退。這雖然是保住自身、保護家庭的好辦法,但不是人臣侍奉君主、獻身出仕之道。況且我做官已很久了,也稍有生活閱曆,絕不至於做事草率苟且,不負責任,給自己和家庭留下隱憂。而且聖明天子燭臨萬方,布德流惠,八聰四達,明察秋毫,如果不是自己犯了錯誤而受到懲罰,也不至於殃及自身。這些是可以請夫人放心的。

[評析]

這是林則徐給夫人的一封家書。“見可而進,知難而退”雖然是夫人之諄囑,也確實是“保身保家之善謀”,但林則徐卻認為這“非人臣事君致身之道”。由此看來,他的事君致身之道恰恰是知難而進,奮發進取,相比之下,那些“遇見問題繞著走”的人應該感到慚愧才是。

“奸夷之鬼域”唯利是圖

[原文]

天下事,往往出人意料之外。例如奉命使粵之初,以為奸夷必然違抗,鴉片決不肯呈繳,孰知躉船聞風先逃[1],鴉片盡數繳出,以後自可無事矣。而今尖沙嘴忽來英國兵船,開槍轟擊我師船。此事起因,盡由英夷領事義律貪詐成性[2],反複靡常。雖已具結,仍未悔罪,暗將英夷兵船賄招來粵,名為護貨,陰實運私。餘遂令關提督率師船常駐虎門外之沙角嘴間[3],赴穿鼻洋麵來往稽查。各國貨船,雖經驗明具結,方準帶進黃埔。有英國貨船曰“當啷”於九月廿八日正在入口,忽來英國兵船二隻,一曰“吐嘧”,一曰“嘩倫”,硬將已具結之“當啷”貨船迫令折回,不許進口。關提督聞而詫異,正在查問間,“吐嘧”號不問情由,先開大炮轟擊。關提督揮令後船協力進攻,親督弁兵開放銅炮,打斷“吐嘧”船頭,拉索者紛紛跌入海中。接戰約及一時,“吐嘧”船上帆斜旗落,且禦且逃,“嘩倫”亦隨同遁去。我軍本欲追擊,無如師船下旁灰路,多被夷炮擊開,漸見進水,勢難遠追。而夷船旁底,皆整株番木所為,兼用銅包,雖炮擊亦不能遽透,是以仍能疾駛而逃。此事情節,甚為離奇。蓋英國商船,遠涉重洋到此,我國師船許其進口,而該國兵船反不許其進口,豈非怪事?旋經查悉:由於英國領事義律與圖賣鴉片之奸夷暗中私邀夷埠兵船前來,以張聲勢,每次送給勞金,數至巨萬。當餘前次諭令夷船具結,義律邀該國富商集議,義律則慮人之正法,各商則慮貨之沒官,皆反複刁難,不願具結。旋有良夷“當啷”、“喇”二船首先與他國夷商一體遵式具結,而義律與該國奸夷用是痛恨“當啷”,慫恿“吐嘧”兵船與之尋釁,釀成此事。奸夷之鬼域,殊令人無從捉摸也。

——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注釋]

[1]躉船:固定在碼頭上的非自動船,大船停泊時靠在其外邊,以便上下旅客、裝卸貨物。

[2]義律:鴉片戰爭時英國侵略軍代表。曾任英國殖民地官吏。1834年來中國,1836年升任英國在華商務總監督,多次抵製和破壞中國的禁煙運動。1840年2月,英國決定發動侵略戰爭後,任命義律為全權代表。6月封鎖廣州海麵,挑起鴉片戰爭。7月率艦隊攻占定海,8月北犯大沽。1841年1月與清朝欽差大臣琦善議訂《穿鼻草約》,5月又率英軍進攻廣州城,迫使清將奕山訂立《廣州和約》。

[3]關提督:即關天培,清末將領。1834年任廣東水師提督。1839年支持林則徐實行禁煙政策,訓練水師,修築炮台,曾多次擊退英國侵略軍的進攻。1841年2月英軍進攻虎門時,他在靖遠炮台率孤軍奮戰,英勇戰死。

[譯文]

天下的事情往往出人意料,例如我剛奉命到廣東禁煙的時候,以為奸詐的外國佬必然會違抗禁煙,絕不肯將他們的鴉片老老實實地交出來。誰知他們的躉船一聽到風聲首先就逃跑了,鴉片盡數繳了出來,以後自然就沒有什麼事了。如今尖沙嘴忽然來了英國的兵艦,開炮轟擊我們的軍艦。這件事的起因,完全是由於英國領事義律貪詐成性,反複無常。雖然已經具結了,但他仍未悔罪。他暗地裏賄賂了英國兵船,開來廣東,名義上是保護貨物,暗地裏實際上是偷運私貨。於是我命令關天培提督率領軍艦常駐虎門外的沙角嘴之間,赴虎門口外的穿鼻洋麵來往稽查。各國的貨船,必須驗明並辦理手續,才準進入黃埔。有一艘叫“當啷”的英國貨船於九月二十八日正進入口岸,忽然來了兩艘英國兵艦,一艘叫“吐嘧”,一艘叫“嘩倫”,硬是強迫命令已經辦了手續的“當啷”貨船折回去,不準進口。關提督聽說後感到詫異,正在查問的時候,“吐嘧”號不問情由,先開大炮轟擊。關提督命令後船協力進攻,親自指揮士兵開放銅炮,打斷了“吐嘧”的船頭,拉著繩索的人紛紛掉入海中。交戰大約有一個時辰,“吐嘧”號船上風帆斜掛,旗幟飄落,一邊抵擋,一邊逃跑,“嘩倫”號也隨同一起逃遁而去。我軍本打算追擊,無奈軍艦下邊的灰路多被敵炮擊開,漸漸地進了水,這種狀況很難追遠。而敵艦的旁底都是用整株樹木做的,還用銅包了起來,即使炮擊也不能頃刻炸壞,所以仍能快速駕駛著逃跑。這件事的經過是很離奇的。因為英國的商船遠涉重洋來到這裏,我國的軍艦允許他們進來,而他們本國的軍艦反而不許他們進入口岸,豈不是怪事?隨後經過調查獲悉,由於英國領事義律與圖謀販賣鴉片的外國奸商暗中偷偷地邀請外國的兵艦前來,用以擴張聲勢。每次送給這些兵艦的酬金數目達到很多萬,當我前次下令外國商船辦理有關手續以承擔責任時,義律就邀集他們國家的富商一起商議。義律擔心他們的人會被正法,外商則擔心他們的貨物會被官方沒收。因此他們都反複刁難,不願辦理有關手續以承擔責任。過了不久,有正派外商的“當啷”、“喇”兩艘船首先與其他國家的商船一道按照規定辦理手續,而義律與該國奸商由於這個原因痛恨“當啷”號,慫恿“吐嘧”號兵艦向他們尋釁,釀成了這次事件。外國奸賊的用心險惡特別使人沒法捉摸。

[評析]

這是林則徐詳告夫人轟擊圖賣鴉片的敵船、挫敗英夷陰謀的情形的家書。它能喚起親人對外敵企圖來我國販賣鴉片、危害祖國的卑劣行徑的痛恨,並讓親人分享挫敗敵人陰謀的勝利喜悅,增強禁煙的信心。

嚴禁鴉片為的是“福國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