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威武國魂(1 / 2)

楊漢風的軍官培訓,隻能是速成的,將班長副班長之列培養成排級幹部,而排級幹部則成長為連級幹部,全都是趕著鴨子上架。

好在這個集體真心是齊心上向,楊漢風在講課時,所有的教官都會來聽,而其他教官在講課時,楊漢風也會來聽,當然,楊漢風讀了那麼多兵書,主要是聽這些教官對軍事指揮的理解,到不是想要學到什麼了。

8月22日,各營已經外出作戰三周以上了,楊漢風當即發布收兵令,將全體部隊再次招回。同時,楊漢風又從係統中兌換了20名[精英軍人],並再次對國魂軍進行了擴編。

這次擴編有三個任務,一是組建團級作戰單位,二是進一步正規化,譬如調整火力配置,因為現在基地兵工廠生產的火炮與機槍選擇性更大了,包括毛瑟98K狙擊步槍,已經能夠生產了,當然,產品的豐富一是楊漢風從後世帶來的圖紙以及樣品,二是彭亨才彭大主任花大價錢從租界住軍和軍火販子那兒買來的樣品。

擴編任務三就是擴編,一些新兵經過一個月的訓練,又可以拉上戰場了。

首先是裝備更新:

步兵基本裝備為毛瑟98K步槍,這款在半自動和自動步槍出現之前最為經典的步槍,將作為國魂軍的正式裝備,至於此前的三八大蓋、漢陽造等,將封存起來用於售賣,或者交給基地的民兵組織。

除了98K外,湯姆遜衝鋒槍也完全實現了量產。

輕機槍將裝備捷克式輕機槍,這同樣是一款經典武器,無論是日軍的歪把子或是九六式輕機槍,都不如捷克式輕機槍有名,一款武器有名,是指生產數量極多,有更多的軍隊使用,是有統計數字作證的。使用九六式步槍本來也不錯,但楊漢風害怕後世的[香蕉怪]寫文章作怪:中國有什麼了不起,還不是使用別人的九六式機槍取勝的!

重機槍則采用GH-J1高平兩用機槍,這絕對是國魂軍的一大創舉。

GH20型速射炮,經過實戰檢驗,這款炮並不太適合進攻作戰,而特別適合防守,特別是在1000米距離上對於裝甲目標的殺傷力將是非常恐怖;此前,這款火炮不能當成高射炮使用,但現在兵工廠生產了一種改進型GH20G型,正好是用於高射作戰的裝備。

除了極個別地方有變動,這兩款火炮在外觀上是難分仲伯的。

手雷,則不用多說,楊漢風還是決定采用價廉物美的日式香瓜手雷,實際上,這個時代的手雷大家都差不多,隻有到了二戰中後期,手雷才開始多了品種,進攻手雷,防守手雷,反坦克手雷等。

截止8月22日,楊漢風之所以要重新編製部隊,是因為它的火炮選擇也多了起來。除了原來的日軍70毫米步兵炮外,又多了60迫擊炮、80迫擊炮、37毫米反坦克炮、37毫米速射炮、75毫米步兵炮、75毫米山炮、75毫米野炮,就在22日當天,生產出了第1門100毫米榴彈炮,這是[國魂軍事公司]能夠生產的最大口徑火炮。

100毫米榴炮,絕對屬於中型近重型火炮了,在真正的野戰中,雖然比105毫米的榴彈炮殺傷力要弱一些,但雙方的射距達20公裏,這時威力的差別,射距的差別都顯得非常微弱,而最為看重的是誰能先於對方發現敵人,從而先打出第一輪炮彈!

此外,楊漢風的T-26坦克也生產出來了,這款來自德國的坦克,被[國魂軍事公司]做了一些改進,畢竟,基地現在的技術是解禁到1940年的。改進後的T26自然會比德國本土的T26有所不同了,也因為如此,楊漢風非常拉風地將其命名為LB-1型輕型坦克,翻譯成漢語,就是“獵豹1型”。

有了這樣的利器,楊漢風在征求參謀的意見並本著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編製要求,重新編製如下:

野戰班:12人,班長1、副班長2、士兵9;裝備:捷克式輕機槍1,AK47突擊步槍3,毛瑟98K步槍6。其中,輕機槍組叫火力組;班長副班長手持AK47,被稱為突擊組,作戰衝鋒開始,是一定要衝在最前麵的。

60迫班:12人,裝備:60迫3門。

機槍班:12人,裝備:GH-J1高平兩用機槍3挺。

警衛班:12人,編製同上,裝備:湯姆遜衝鋒槍12。

通衛班:9人,通訊4人,衛生5人;裝備:M1911手槍9,專業裝備若幹。

炊事班:9人,裝備:毛瑟手槍9,專業裝備若幹。

野戰排:51人,排長1、副排長2,野戰班4;裝備:捷克式輕機槍4,AK47突擊步槍15,毛瑟98K步槍24。

特別說明一下:60迫班是作為連級火力使用的,在排一級,楊漢風認為有捷克式和AK47就足夠了,因為60迫最好用的地方在於進攻時拔掉敵人的固定火力點(與擲彈筒相同),但對此楊漢風卻有不同的看法。60迫雖然很輕便,但排級兵力卻必須永遠衝在前麵,楊漢風亦準備給排長與副排長配備AK47,而60迫永遠也不可能衝到排級部隊的前麵,也即,60迫實際上與“連指”在一起,在衝鋒一線的稍後方最為恰當。